前日参观了合柴1972文创园,饶有兴致。这是国内首座由监狱旧址改造的文创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政务区、蜀山区三区交界处的金寨路上。寸土寸金之地,可谓大手笔。周遭高楼林立,近30公倾谷底的工业遗存似一片田园般的神存在,赋予了文创,让人的记忆陡然有了温度。

(合柴1972)

(合柴1972--高墙文创涂鸦)

(合柴1972--高墙幽默熊猫)
入门后,厂区二个外在印象深刻。一是厂房建筑红墙当家,尽管斑驳陆离,却非常吸睛。无论已赋予文创,还是原状原貌,或是坍塌破损,都不失当年一种大厂气势。如今表现出了文艺气息下的“工业风”,其底蕴厚实感十足。正如1972年后合肥有个“合老大”---多么牛气的称呼,就是“合肥柴油机厂”。第一台X195型柴油机下线--第一台发电机组出厂--自主品牌阀门件第一次出国......在合肥工业发展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还在谱写着发展中的城市文明新篇章。

(合柴1972--亦经整理过的厂区主干道)

(合柴1972--参观时别忘了戴口罩)

(合柴1972--原监狱监督岗建筑)

(合柴1972--铁皮箱压缩成块)

(合柴1972--还未经改造的车间)

(合柴1972--历经沧桑的厂房)

(合柴1972--已坍塌破损的厂房)

(合柴1972--合肥现存最久的砖瓦厂烟囱,1960年建)
另一是带有电网的高墙,沿墙数个破旧褪色的瞭望楼仍在“坚守着”,昭示着这儿曾是囹圄之地。合柴全称“合肥柴油机厂”。历史的轨迹:1954年合肥监狱,也叫肥西新生窑厂---1957年更名为合肥砖瓦厂---1972年启用合肥柴油机厂,原合肥砖瓦厂继续使用---1996年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合肥监狱。高强电网瞭望楼,历史的存在,不可忘却的记忆,也已成文创园不可或缺的部分。沿路察看,一些车间的设计者竟然是本厂留用人员的杰作。不难想象,当年牢槛里不乏高人。监管区早已人去楼空,一些老物件仍在。

(合柴1972--高墙电网瞭望楼)

(合柴1972--原监狱正心文化学校)

(合柴1972--由刑满人员设计的原“大穹顶”缸体铸造车间)

(合柴1972--原“小穹顶”磨具车间)

(合柴1972--原总装车间也在改造)

(合柴1972--原临时仓库正在做“野草地”改造)
不知当初是谁起了“合柴1972”创意?在保留所有建筑结构和原有风貌基础上,由工业遗存转向了美化生活。这确非一般人所思所为,注定是有大爱大情怀之人。可钦可敬!
(待续)
作于2021、5、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