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杂说(再续)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逢周二、周五下午,孙女小诗越有其奶奶从学校接到我们所住小区学琴。当其出现在小区,我会在15楼晾台用脆亮的口哨声招呼着她。继而便会听到“爷爷”的叫喊声,并随其奶奶的电动车一路回响在小区的上空,落入我的心坎。这画面情趣横生,给我以记忆的温暖,自当乐此不疲。
现在的孩子确实不轻松,小小年纪便要参与各种培训。小诗越也不例外,不到五岁便开始了琴艺学习。入学便相继有了课外英语、数学、语文以及球类的培训。随其成长需要,还会有更多方面的学习。转身看看她的同学及周围同龄孩子,参与课外培训的科目总总林林,应有尽有。这其间,有多少是孩子的自愿?更多是家长的主张。往深里说,这是环境使然、竞争使然。适儿夫妇身边的人,基本都如此在打理着自家孩子。有句话是说现在轻松以后不会轻松。细琢磨,有其悟透孩子成才必要付出的缘由。是的,那些顶级人才的后代都在勤奋努力,你再不加油,差距岂不大了去了。严峻性正在于此。打量我们家的小诗越,不免暗自得。所有课外培训、学习,都被她当成了理所当然。学琴、练球都成了她喜爱。屡屡想起邻居一个小男娃说,恨不得砸了他家的钢琴,不由倒抽一口冷气。孩子顺应父母的安排,该是多大的庆幸。应该承认,我们的孩子在培养他们的孩子上,比我们站位高、也更有远见,时代确实不同了。
年初疫情,寒假无期限的放着。二年级下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便是《看图写话》。还记得适儿当年对此也显艰难,常常是对着图画吭哧吭哧地写不出几句话来。好在语文老师循序渐进地讲解和训练,费力地过了这一关。因疫情,孙女小诗越没有在校训练的机会。时不我待,到了三年级便要做作文了。适儿知晓其关节,2月中旬便要求他的女儿每天做篇《看图写话》,由我做她的家庭老师。每天上午是我和她都不轻松的时候。一张茫然的脸看着你,思维不对等的语言交流,感觉自己缺乏表达能力。十来天说得最多的就是看图要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关系、在做什么、要表达什么等等。其“作品”也是我们共同完成。劳神的事总有躲避、也有抗争。为保证其成效,必须拉下脸严厉对待,否则一事无成。为此小诗越对我们一以贯之的爱依从感到了困惑。2月中下旬开通了区级网上授课,《看图写话》减少到每周三次。4月中旬开通了市级网课,语文、数学并入。区级平台保留英语。这样孩子要在二个平台上课,《看图写话》又减少至每周二次。平心而论,网上授课的效果确实不敢恭维,面授才能正常。我与小诗越之间的亦师亦友的教学,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几个月的练习,小诗越无论看到什么图,都会讲出个大概情节。做出1、200字的小文章也不很费力,比她爸爸当年还强。我没有白费辛苦,小诗越也没有荒废。尤其是专为疫情期间学生印发的目标测试题,其中看图写话是重点,小诗越在班上与另外一位同学并列第一,回来嘚瑟了半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