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记在京事(七十三)--游元大都遗址公园散记

(2019-12-19 11:12:14)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写了这个系列,心似有了光,闲暇时分便活泛起来,定了方位。京城古典厚重尊贵,赞叹不已,一俟有大段空余时间,便想着去某个地方看看,淡了客居的无聊以及冬寒夏暑的难耐。 11日那天,阳光挺好,风却有点大。与妻还是去了元大都遗址公园。

   地铁10号线安贞门站下便可进入遗址公园的朝阳段。安贞门是一古老的名字,曾是元大都北城垣东面的城门。说是遗址,无非是些残存的土墙;说是公园,无非是一座沿小月河建造的街心公园。自对元大都遗址公园起了心,虽知没啥好看,可总想着到现场,做实一种感受。

元大都城早已不存在。京城所见所看均为明清建筑,红墙金瓦,气势恢宏。元大都城建成于1276年,朱元璋麾下大将徐达1368年攻克了大都,灭了元朝,它只存在不足百年。徐元帅为便于防守,将元大都北城墙向南收缩了5里,自此才保留下元大都城的一点遗迹。见下图。

闲记在京事(七十三)--游元大都遗址公园散记                                          (元大都城)

     以上是元大都城图。这块碑所立之地便是当年安贞门的大概位置。最上的那条线是元大都的北城墙,那圆圈处便是当年的安贞门。下数第二道线则是徐达修建的防卫墙。墙向南内便是以后明成祖朱棣修建的紫禁城,完全覆盖了元大都城。只有原元大都北城墙残存的几段北城墙可供兴趣人发发思古之幽情。整个京城内也确实难见元朝建筑。去年5月游览北京阜城门内大街的《妙应寺》时,才知道寺内矗立着的白塔,是元大都城仅存的一座完整建筑。

闲记在京事(七十三)--游元大都遗址公园散记                                  ( 土墙遗址)                                          

   元大都遗址公园朝阳段西起京藏高速,东至京承高速,北临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南临健安东路。全长4800米,宽130--160米不等,与金中都公园极为相似,狭长狭长,且被六条城市道路分割成七段。小月河是公园的主体水景区,并以小月河为界限,南岸为城墙遗址保护区,北岸是绿化景观区。我们从地铁安贞门站下车进入景区,则为公园中间地段。便随机东行,有啥看啥。除了城垣遗址,最令人注目的便是那组“大都典盛”群雕了,粗犷、豪迈,草原特色异常显明。元世祖忽必烈与元妃的雕像,近似于夸张。尤其忽必烈大有一副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栩栩欲活,不可一世。古今多有忽必烈的评说,毕竟是华夏几千年非汉族统治第一人。他对汉人、尤对南宋汉人的歧视,结了多大仇隙。历史从没放过谁,一一记录在案。去年参观历代帝王庙时便有感触。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初建帝王庙时,对如同自己一统天下的历朝历代的开创之主进行崇祀,这是彰显一种自我正统地位的需要,是华夏帝系的传承。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重建帝王庙。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罢祀了元世祖忽必烈,正是这一愤恚的典型反映。直至清朝,又一个非汉族统治者,才在帝王庙恢复了元世祖忽必烈的牌位。所以有不同民族在处理历史问题上一定有不同角度的说法。

闲记在京事(七十三)--游元大都遗址公园散记                                   (大都典盛群雕)

一路走下去,冬日北方多是枯黄,一派肃穆,毕竟没有南方常绿的眼舒。水边湿润,还有些绿色。小月河的水清凌凌的。公园以南沿路的数不胜数的高楼,恰如一屏障,阻挡了太阳对公园的光照,阴冷异常。上月29号京城的第一场小雪,公园内多处还存在。路上风嗖嗖,直吹得人缩着脖子。走了一、二公里还是打道回府。心想明年春暖,海棠花开的季节再来一游!再说公园西端“蓟门烟树”等景致还未领略。

闲记在京事(七十三)--游元大都遗址公园散记                                   (清凌凌小月河水)

 

                                              作于2019、1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