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在京事(六十九)--我看北京展览馆建筑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该展览馆占地面积13.2万平米,建筑面积5.04万平米。主体建筑以展览馆中央大厅为中心,并建有影剧场、餐厅、电影馆等附设。该建筑在其时北京尤显雄伟壮观。塔尖红星高耸入云,堪称京城建筑最高峰。建筑表面米黄色,配以各种精美浮雕,典雅高贵。一正二副的椭圆形大门,为金色包裹的红,分外迷人。整个门面尽显俄罗斯建筑风格,虽已经历近70年风雨,风采仍然不减。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大凡地标建筑,会给生活在周围的人以温馨的记忆,甚或一种淡淡地乡愁乡情。住在西直门外的人,但凡看到高高的塔尖红星,便有一种快到家的暖意。季羡林在《黎明前的北京》中说他搬到西郊后,每每坐在窗下的书桌前,白天透过窗子能够看到北京展览馆那金光闪闪的高塔的尖顶。屡屡见此便有了一种情感的寄托。
建国后的上世纪50年代,北京有较为硬性要求的十大建筑必须完工,以此迎接10周年大庆。分别是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北京工人体育场。这些建筑座座宏伟、庄重,60余年过去仍显出绝对的不凡气度。随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以来,京城的高大建筑百花齐放,与北京展览馆等异国风格的建筑一起,绽放出京城迷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