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产土楼记

(2019-05-19 16:1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步入阳产村头,突兀见土楼群,心头一热,眼神一亮,尽管在网上已有见识。痴望中执着一念:如此生动的老时光遗留,已不可多得。

阳产土楼记                    (阳产村口拍得第一张土楼群照片)

   站在村口,看群山蓊蓊郁郁,碧波连天。阳产村就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山上。

阳产土楼记                      (阳产村面对蓊蓊郁郁的群山)

村头的观景台上,全村尽收眼底。依地势高低所建的数十排土楼房,密密层层,大小、朝向、姿态各有不同,有抱团之势、相拥在群山环绕的小山坞中。整个画面看上去,布局紧凑,顺意顺地势,显得从容。阳光下整个村落原始古朴,有种群体才会显出的壮观。下列三图是各方位拍摄的阳产古村落。

阳产土楼记

阳产土楼记

阳产土楼记                    
(从阳产村不同方位拍摄的古村落)

请了位本地妇人作向导,沿着高低曲折狭窄的村路边走边看。青石铺路架桥做屋基,红黄色土壤及木材做墙做大梁,用料与外面世界无关,都是就地取材。八百多米高的深山,交通闭塞乃至运输困难,锤炼了自立、自创性,却阻隔了文明、制约了向美向好的改变。下列图片为古楼近照。

阳产土楼记

阳产土楼记

阳产土楼记



阳产土楼记                         
(古楼局部近照)                         

那天下午(4月18日)我们由歙县深渡镇老吕家民宿自驾到达阳产村山脚下,改乘景区上山的车辆。几公里狭窄的盘山水泥公路,委实让我们心惊。没有这条路之前,阳产人如何与外界交往,真不敢想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向与贫穷落后相伴。沿路看下去,大部土楼已是人去屋空,生活的美好总归在城市。所留之人基本是做与旅游有关的商业活动,尤以农家乐居多。不曾想,闭塞的深山得以向外屏蔽了落后,保护了古村落,留住了土楼。此乃古村落先民的造化,后人的福祉。今后,人们的猎奇心理使然,其审美眼光定会使土楼群愈发在旅游市场上成为新宠。这趋势现已显然。

阳产土楼记

阳产土楼记

阳产土楼记                       
(阳产古村落街头巷尾)

徽派建筑积厚流光。其民居向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特色,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俊秀温婉又清雅大方,得以成为我国最有风格的建筑之一。阳产土楼群可说是徽派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历史痕迹深,生动有趣,可作为老时光遗韵观赏。

阳产土楼记                   (阳产古村落作为老时光遗留观赏)

 

                            作于2019、5、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歙县昌溪古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