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学后的苦意
(2020-06-23 10:57: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故纸有意 |
在家等待下放的时日,心却像放飞的鸟。这种失学后的苦意令人难耐。心情烦乱,人很虚脱。在家是坐卧不安,跑到外面乱逛又觉得没有任何意思。把书捧在手里,心绪纷乱又放下。拿笔写些东西,觉得是“空对月”。如梦如幻,稀里糊涂,什么都感到不快。整日的闲暇,换来的是极度的无聊。
等待中,其时的生活状况,正如我在给G同学的信中所说的:“生活依然如旧。尽管其无聊、枯燥无味、单调,可能有什么来改变我目前生活状况呢?茫然!茫然!!只能用‘混’、‘乱窜’来取得所谓的一点欢乐吧!……难道我年纪轻轻就这样度日的吗?真不服气,有时恨不得仰望苍天大声疾呼…..。真怀疑有了神经质了”。年轻的生命精力过剩,却又无处安顿,常是大白天做着梦,遐想着不可知的未来,似乎成了理想境界的野心家和空想家,和自己说着不着边际的狂话。可实际生活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说是苟且度日,活生生的一副落魄的酸相。
至于说到自己急于下放的心情,还有一个更为重要且不得不说的原因,就是20岁的大小伙子还得靠姐姐们养活,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生活,也是搅得自己常常很不安的原因。自14岁父亲去世,生活全由姐姐们负担,如今高中毕业等待下放,仍是如此。对于由父母亲抚养的人来说,心理可能没有负担,而对于依赖姐姐们养活的我来说,有着一种说不出口的羞愧。尽管无人说起,家中人也从没有传递过此类信息,也没有任何不适,总是心中过不去的坎。因此,尽早离开家到农村,即使有多大困难,如何艰苦,也是心甘情愿。
那时,我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习气是十分浓烈的。长时间写日记的结果,常是无病呻吟,尤其是在家等待下放的无聊日子里,说了多少令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废话。提出一个问题,便以自己很有限的知识和分析能力说上一番,没有实际生活的感受,只能是凭直觉营造出“空中楼阁”的景象。日常生活中,吃不得苦,还很爱面子,虚荣心极强。对外处理一些很平常的事情,由于对社会实际了解很少,常是显得手足无措,还很怕碰钉子。常沉湎于虚幻中,往往与现实极有差距而不觉。在学习上,更表现的俗不可耐,往往是毫无头绪,虎头蛇尾。常常是不从实际出发,只求一知半解,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好讲大道理,卖弄渊博。在与人交谈上,喜欢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客观实际,夸夸其谈,言之无物,既没有知识性,也不注意正确性。在待人上,与己相投者则无话不说,与己不投者则无话可说。凡此种种,都是年少时的毛病,都是步入社会为人所不容的短处。在那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有了些许的认识。将此列入自己进入社会要正视的问题。至于能否克服,能否改正,则不得而知。这也算是我在家等待下放的一点自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