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最后时光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故纸有意 |
1973年的暑假,是我最有文青表现的一段时间。或许是已知学生生活的时间不多了,未来不知何处,有点茫然,可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个暑假里,阅读了许多文学作品并做些读后感;日记本里还记下了不少初高中的生活片段。似乎喜欢为过去的岁月叹息一番,怀念并喜欢着一些自己也说不清的东西;同时还摇头晃脑地做起了小诗,酸味很浓。录下一首:
菩萨蛮
月透天窗枕蒙光,仰卧月光全身淹。闻夜天外看,人静月恬澹。
思绪从中起,波涌江流比。崎岖遥遥路,尽头何时出。
当时的学生状况也确是糟糕,反正就要下放农村了,班级上混日子的气息十分浓厚,人们都处于一种麻木不仁状态。刚进入高中的那段唯学习为重为荣耀的气氛已荡然不存,一些不好的现象、甚至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也出现了。此刻我倒有了冷静看待即将面临的一切的眼光,我所感到不安的是自己的不学无术,悔恨自己虚度了太多的时光,没有任何一种可使自己立世的本领或长处。或许这就是我和同学们一样面临毕业走向农村的不同想法。对于下放农村的想法也日益成熟和坚定,认为到农村是步入光明前途的道路,对此我信心满满。尤其是当时的政策规定,只有下放农村才有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这才是我渴望的未来。
茫然和彷徨中,1973年过去了。可叹时光短促,来不及深沉,来不及回味,甚至还来不及享受这黄金般的年华便匆匆过去了。那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坐在桌前,浮想联翩。记下了如下一段文字:寒冬的夜晚,万籁俱寂。……思绪涌起,心语堵喉。1973年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一个个的往事犹如电影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三好学生的称号;
入团愿望的实现;
和同学们劳动在工厂的场景。机器的轰鸣声,伴随着我和同学们的笑语;
学习在课堂。聚精会神地听课,热切关心着考试分数的排名;
多少个夜晚,和同学们漫步在铁路、田埂、马路上,交谈着心中的话语。谈理想、望前程;
有如海绵吸水般地读书,写心得;
支部会上和书记的争吵;
课堂上和老师就某种问题的“无情“辩论;
文艺汇演压轴节目经久不息的掌声;
……啊,好似一梦,怎不叫人留恋,不愿醒来。
再见吧,1973年!
新年在即,对自己的寄语有四点,有这样一段话:
面临毕业,听从分配。志在四方,乐在天涯海角。对于前途要有正确的看法,革命的需要、祖国的遴选,个人服从组织;离开校园,学习万不可离。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持之以恒,不畏困难,要有韧劲;杜绝庸俗、奢侈的生活作风;付诸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