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的最后时光

(2020-01-09 12:48: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故纸有意

1973年的暑假,是我最有文青表现的一段时间。或许是已知学生生活的时间不多了,未来不知何处,有点茫然,可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那个暑假里,阅读了许多文学作品并做些读后感;日记本里还记下了不少初高中的生活片段。似乎喜欢为过去的岁月叹息一番,怀念并喜欢着一些自己也说不清的东西;同时还摇头晃脑地做起了小诗,酸味很浓。录下一首:

菩萨蛮  月夜思路

月透天窗枕蒙光,仰卧月光全身淹。闻夜天外看,人静月恬澹。

思绪从中起,波涌江流比。崎岖遥遥路,尽头何时出。

                                     1973年8月15

高中的最后时光                                                         

 沉湎于未来的向往,贯穿了那个暑假的始终。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日渐清晰,也日渐强烈起来。但看不透社会的潮流,认不清社会的形势,也使自己非常困惑。尤其是政治上的可靠,家庭的清白,对我们这些“非红五类”家庭出身的人来说,确是心头的阴影,挥之不去。整个暑假对未来的思绪纷乱、心底伤感的根本还在于此。这真是我辈人的悲哀啊!为此,多少人沉沦。

 1973年暑假结束,进入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翻开记事薄,那段岁月记载的几乎没有什么实事,大都是自己和自己的交流,确切地说,是一种“心灵的呼唤”,是看不到未来而又非常固执地妄想着未来的“呐喊”。在这“呼唤”和“呐喊”里,小资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以理想和前途的幌子下,有着对身处密闭环境而不得不流于平庸的不甘,仍然相信着个人努力和奋斗能够改变一切,未来的浮沉升降兴衰荣辱仍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这个信念可说是终身未有改变过。

当时的学生状况也确是糟糕,反正就要下放农村了,班级上混日子的气息十分浓厚,人们都处于一种麻木不仁状态。刚进入高中的那段唯学习为重为荣耀的气氛已荡然不存,一些不好的现象、甚至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也出现了。此刻我倒有了冷静看待即将面临的一切的眼光,我所感到不安的是自己的不学无术,悔恨自己虚度了太多的时光,没有任何一种可使自己立世的本领或长处。或许这就是我和同学们一样面临毕业走向农村的不同想法。对于下放农村的想法也日益成熟和坚定,认为到农村是步入光明前途的道路,对此我信心满满。尤其是当时的政策规定,只有下放农村才有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这才是我渴望的未来。

茫然和彷徨中,1973年过去了。可叹时光短促,来不及深沉,来不及回味,甚至还来不及享受这黄金般的年华便匆匆过去了。那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坐在桌前,浮想联翩。记下了如下一段文字:寒冬的夜晚,万籁俱寂。……思绪涌起,心语堵喉。1973年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一个个的往事犹如电影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三好学生的称号;

入团愿望的实现;

和同学们劳动在工厂的场景。机器的轰鸣声,伴随着我和同学们的笑语;

学习在课堂。聚精会神地听课,热切关心着考试分数的排名;

多少个夜晚,和同学们漫步在铁路、田埂、马路上,交谈着心中的话语。谈理想、望前程;

有如海绵吸水般地读书,写心得;

支部会上和书记的争吵;

课堂上和老师就某种问题的“无情“辩论;

文艺汇演压轴节目经久不息的掌声;

……啊,好似一梦,怎不叫人留恋,不愿醒来。

再见吧,1973年!

新年在即,对自己的寄语有四点,有这样一段话:

面临毕业,听从分配。志在四方,乐在天涯海角。对于前途要有正确的看法,革命的需要、祖国的遴选,个人服从组织;离开校园,学习万不可离。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持之以恒,不畏困难,要有韧劲;杜绝庸俗、奢侈的生活作风;付诸于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好学生
后一篇:美娟姐之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