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情总归不寻常

(2017-11-28 14:31:13)
分类: 其它

   11月17日上午,在芜由兄长引领做了件事,将我的二本拙作赠送给了芜湖市档案局。看得出,兄长与该局工作人员很熟悉。夏冰馨局长通和干练,不经意三二句话便构筑了皆为畅快的语境。从档案局出来,确有种松快感。天阴沉着,降温骤然,有些小雨。这天也正巧是适儿的生日。  

乡情总归不寻常                             中为芜市档案局夏冰馨局长,右为兄长姚永森,手持证书的是本人)  

还是上个月,兄长便多次告知我,将写就的《故纸有意》、《乡村旧事》二书赠送芜市档案馆,以为该馆留存,供后人研读。我一直不置可否。内心一直将此当作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可上旬一次兄长微信上有句话触动了我,那就是应该为家乡能做点事为好,顿感开朗。兄长在芜长相守,对芜考究皓首穷经,芜地人文气息极为浓郁,乡情自然浑厚。我的这二本书,说到底也是芜湖人说芜湖事,兄长自然将之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放进档案馆让其体现该有的社会意义正是最好归宿。多年来自己也一直自诩乡情重,可事发至此,相形之下我倒显得有点矫情。也足见缺乏做人做事的格局。                 

自离开芜湖读书、工作以及变换工作之地直至不惑之年,故乡之情总在隐约中。吾心安处即故乡,只是从没细细考量过。直至1995年母亲去世,心中可依的大树倒了,刹那间吾亲吾乡之情渐浓。最为犯痴的表现就是常从合肥无来由地跑到芜湖,在曾生活过的区域找寻有关联的痕迹。青弋江边的徘徊,破落的上水门、下水门、鱼市街、花街、新市街、南门湾等街巷的穿行,已无痕迹的原郊区鸠江公社钱桥大队土地的无谓找寻,似乎从中能得到些慰藉。只是大建设时期,记忆中的旧有印迹越来越少,直至我曾生活过的区域已成一片废墟、或是彻底改变了模样,心底里不由哀叹着亲情乡情的无所寄托,怀念之情也就愈发强烈,找不到泄口。虽然在肥已生活近30年,并将继续生活下去。细思量,没有归属感,不是现住城市不容你,月是故乡明,从小生长地入骨入心的那种乡情已不可替代。并随年龄增长,思乡伴随着思亲之情也就更为彰显,无法抑制。

                  乡情总归不寻常                      乡情总归不寻常
                                              (三年写就的《故纸有意》、《乡村旧事》二书封面)

   岁月如梭,转眼便是花甲。退休的前一年,即2014年5月,适儿为我在互联网上开了个博客,与他妈妈都极力鼓励我拿起笔写点爱写的文字。在肥工作几十年穷于应付事务、不读书,满身上下内里透露出一派浑然味,远离了书卷气。写什么?或许就是天意,此时我那在芜的四姐,将我离家时搁下的从中学到下放农村共计八年的十多本日记本,一本不少的端到了我的面前,使我感受到了厚重的手足情意。韶华时代的我,生成了那么一点嗜好,喜于记录内心活动的习惯,感悟着平凡生活的点滴,体会着个体生命的成长。记得那天下午,坐在西二环新屋书房的地上,一本一本地翻看着40余年前日记本。尘封太久的往事如开闸之水忽地将自己带到久远的年月,沉浸其间,难以自拔。直压得气息不匀,瘫坐在地。闭目凝神,撩起了浓郁的怀旧情怀,激发了强烈的倾诉欲望。由此,便确定了我要凝心动笔的内容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家、那个时代的我、那个时代的一切,说到底就是吾亲吾乡的深情回忆。

   退休了,有时间,有精力,有体力,心境淡然,正可默默做着自己喜欢的事。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的三年间,以不畏动笔艰辛的心态,将自己过往的成长融入弥足珍贵的亲情乡情中,倾情倾力注于笔下,终使二书如愿付梓。书中事件皆平淡,都是从平常人的角度,以平常人的心态,说些平常的话语。时光不再,但乡情总归不寻常。

小雪到大雪,冬意已渐深。一年中最为安静的季节,我是理应安宅家中做些该做之事。西二环新屋朝南的暖阳,人很舒坦,却昏昏欲睡。还是在临北的书房中清醒。吾亲吾乡是最忆!这么多天来就想说点什么,今天表达出来了,快意无比! 


                             作于2017、1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