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首篇茶业史学文章的由来

(2017-10-20 10:10:55)
分类: 茗人况味

(接8月31日后)台湾问题历来就是我国和世界极为瞩目的问题,我的兄长对此一直深为关切。一个原因就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是安徽人。为此,他跑遍所有能跑之地,查阅和收集各方资料,其意在于台湾建省100周年(1885年建省)之际写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一书。他那小书房内堆满了书籍和复印材料、甚至还有手抄的资料,房间拥挤难以转身。兄长就是如此常年翱翔在他自己的天地里,浑然不觉有何不适。

1985年初,我出差途径芜湖,在兄长的小书房内,他准确无误地从一堆中拿出一摞资料,说道“在收集相关资料时,也一并把茶叶资料收了来。若你有兴趣可作些推敲。”我打开翻看,是台湾茶业的地方史料。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我们历来对台湾茶业情况知之甚少或说是不了解。我说带回去再细看。其时,我若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此事也不会引起我兴趣。事出有因,该年4月我被调到情报资料研究室专事期刊工作,也就是与文字结了缘。每季出版一期刊物,工作异常轻松。正是精力旺盛期,不甘平庸心使然,平常中硬是折腾出许多事,主要二大项:一是不停翻译专业文章。认为有参考价值的,便轮番投往全国各省的专业杂志。没有价值的,权当是练笔。做得是相当有干劲;二是专注了兄长交给我的那摞台湾茶业情况的资料,认为可作些了解、探索和总结的文字工作。尤其是台湾产茶的起始,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的产生极其原因,茶叶组织形式以及茶叶出口等情况。于是便利用在情报资料室工作之便,翻遍所有历史和现有的专业杂志,进行收集和抄写。说来那时收集资料确实很辛苦,保存的历史资料以及现有杂志的有用部分都只能手工抄写,其时研究所还没有复印机。但最有价值之处,在于经过手工抄写其内容都会深刻记忆在脑海里,运用自如,决不会白忙乎。

那时,一心投入某项事物,总会很快有结果。那年的六月,兴冲冲地动起了笔,尝试着只有史学工作者才做的事情。首篇文名为台湾建省前后的茶叶。文章起始如下:

“1885、10、12(清光绪11年9月初5)台湾建省,距今100周年了。由于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故对其茶业情况知之甚少。今年初,在从事台湾问题研究的兄长处,与其谈至台湾茶业,产生了兴趣。就此翻阅了一些史书及资料,对台湾建省前后的茶业作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台湾产茶、采茶、制茶的起始、乌龙茶、包种茶的产生极其原因以及建省前后的出口、茶业组织形式等情况作了整理。并仓促作文以为台湾建省百年纪念。”

我的首篇茶业史学文章的由来
                                                                      (为当时的草稿)

该文足有四、五千字之多,还有表格。文章写完,我毫不犹豫地就投给了距离台湾最近又最有关联的闽省《福建茶叶》杂志。并附信一封:

“编辑同志:您好!

台湾问题近来同香港问题一样,成为我国以及世界瞩目的问题。为加深对台湾的了解,在台湾建省百年之际,特献上《台湾建省前后的茶业》拙作,并以为纪念。

台湾茶业同贵省,无论在产生还是在其发展上,都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故将此文寄给贵刊。如能刊载,足慰吾心。如不能刊载则请退回本人。谢谢!”

不曾想很快有了回音,安排在即要排版的当年第三期刊出(此刊为季刊)。可惜当年该刊邮寄给我的二份当期刊物,搬家时丢失了。由此受到鼓舞,确立了自己工余的研究目标,也给精力过剩找到了出口。兄长的《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一书也于1986年出版,是他人生中可喜可贺之大事。我们全家人都为他高兴和自豪。

 

                           作于2017、10、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