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在京事(一)

分类: 随笔 |
这次在京一个多月,正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景色迷人。期间恰逢有个国庆大假,跟随儿子游览了几处胜地。一家三代欢聚总是美好的。我们也不时去一些不曾去过的地方看看、逛逛,充分享受富裕的时光,感受秋色、感受自然的变化。此段时间内,还迎接了来京公干的兄长。他乡兄弟相见,心头自有一番滋味。为此,我们陪他观赏了水立方。可惜那天鸟巢下午有活动而封闭,不能入内,只能在外围欣赏欣赏了。
这次在京逗留的时间,是这么多年来最长的一次,其因还真有说头。几年来,内心一直有些不安。几十年的抽烟,导致气管乃至肺部受损,上楼或登山便会气急败坏,顿感生活质量打了折扣。三年前的一次急性发作,恰逢孙女在肥,不能给忙碌的妻子添乱的心理,吃点药对付了过去。我确有种讳疾忌医的心理,幻想依赖自己身体的调节功能抵御。再则,也很清楚上了医院,抽烟定当受到声讨,长期与烟相伴的舞文弄笔乃至弈棋爱好之事又该作何处置。心中矛盾至极,可也不敢、也不想声张,一派“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庸人主张,纷纭杂乱,浑噩又昏然。不曾想10月上旬,孙女小诗越在幼儿园传染上感冒,不幸让我沾了上呼吸道感染,一连几天夜间咳嗽不止,不能寐,异常难受。妻儿见状,方知在家吃药解决不了问题。适儿12日在北大医院挂了个专家特需门诊号,在其”明天乖乖来看病”的威胁下,于13日开始了寻医问诊。也是神奇,专家一番询问,我是老实交代,再加上二个项目的检查,新老病症全部暴露。那位身边围绕多位年轻医生的专家很有势头,声色俱厉地提出你不戒烟不给于治疗。不得已而承诺,他便满脸欣然地提笔开起了药方。你别说,吃了由这家医院自己研制的药,当天便不再咳嗽了。20日那天再去确诊和验证二个项目的检查结果,开了对症药。就此没有了那种动辄气急气短的难受,尤其10月28日那天,与妻子上香山观赏红叶秋色,上山一路快走,没有了往日那种气闷不得劲的窘状,不由你没有新生之感。11月3日那天,去了南六环之外的埝坛公园。我们沿着环湖步行大道走了近二个小时,有了一种久违的神清气爽的感觉,欣然得很。一月多来,竟然体重增加了5斤,原先凹瘪的脸,似乎饱了些。为此,我还真得感谢我那可爱的小孙女,若不是她感冒的传染,我也不会在京解决这“新老病症”,特有意义,故记下。
絮絮叨叨,方成这篇短文,算作《闲记在京事》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