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政治课
(2016-06-21 13:54:45)分类: 日记 |
(接5月25日后)没人告知我初二年级四个班学生学习的基本的情况。上中学讲台多少还是有点忐忑和不安。第一天便给三个班上了课,学生听课情况迥然不同,让我这个门外汉大跌眼镜。
二(1)班整体情况非常良好,学生求知情绪高涨,听课认真,用“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一点不夸张;二(3)班次之,大部分学生如同1班学生,少部分学生不守纪律,上课讲话,不认真听讲。但总体上还不影响教师的授课;二(2)班是大部分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只有少部分学生很专注地听课。但已影响了课堂秩序,上起课来很吃力,不得不提高嗓门,近乎声嘶力竭。而在第二天给二(4)班上课的时候,真正领教了“孺子不可教、孺子不能教”的莫奈何。班级上无论男女,基本都是视课堂纪律为儿戏的学生。是茶馆、是戏园子?哪里是接受教育的课堂!无论你如何说,都会迎来阵阵嘘声、或是哄笑声。下得课来忙忙找教务主任问明情况。才知学校到了初二,按成绩分班。1班全是成绩好的学生,3班大部分是成绩好的学生,2班少部分是成绩好的学生,而4班全是来混时间、混初中毕业证书的差生。原来如此。
几天授课下来,我似已确定了自己的讲课主张,即不同班级不同对待。本来政治课在学校就不被重视,都以数理化语为重。但从那学期起,为落实上级要求,即印制了课本,又配备了专职教师,意在加强学生的政治课教育。但作为辅课,历来也不为学生感兴趣,可学可不学的意识也极强。而作为我这个极要面子、或是说深有责任感的“教育新人”,总想给自己有个满意的交待。虽不想与主课平分秋色,可也得有个大差不差的局面。我所作的努力,只有多看多收集有关资料,结合书本内容穿插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和感兴趣的历史小故事,甚至考虑到尽量采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课堂用语,这些都在1班和3班收到了效果。我明显感觉到许多学生由不大感兴趣到能够认真听讲、专心听课了。尤其变化最大的是学生自发地在课堂上作起了听课笔记,这可是从未有过的现象。作为老师见之能不欣然?!而对2班和4班,我可不敢采用这种方式,也不愿对着“苍天乱念经”,只是照本宣科,不太在意授课效果。不过一想起2班有几位上课非常用心、非常努力的学生,看到他们上课的专注神情,心里还是挺纠结,有种懊恼感,可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对他们说声对不起了,我实在没有办法。
可说我是很卖力地教着政治课。上课是使出浑身解数,道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力求生动;下课后是认真备课,阅读我所能参考的资料,力求充分。所以,我的工作很有紧张感,每天的时间过得飞快。下班时,屡屡有未完全准备好的心理。因此,每天下班人也显得挺疲惫,但整个人很饱满,充满了生气,似在做着惊天动地的事情。初入社会如此对待自己的工作,既有强烈的表现欲,也有新人的青涩,还有自己的喜爱。
一段时间,逐渐熟悉了学校的情况。在自己的教学进入正轨并能应对自如的同时,尤其感觉到办公室内老师们对我的眼光柔和了起来,许多人见面都主动和我招呼了起来。那种刚来时的陌生感、不信任感、甚至敌对感荡然无存,整个一个大办公室似对我充满了友谊的阳光。这种对我极为和谐的局面,我知道有二个原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一是教书卖力,取得了学生们的一致赞赏。我猜想教务主任和许多老师也会像我第一天到校偷听那位女教师讲课一样,偷偷听我讲课并从中得出某种结论;二是老师们都已知道了我参加高考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只是文理分数倒挂而未被录取。暗中察访了一下,学校有好几位任代课教师的知青,参加高考均未初选。所以这些老师们就将我和这些知青放在一个平台上被权衡了一下。平日里,看到这些知青都很勤奋,每天除上课外,都在办公室内认真复习着功课,以备参加当年夏季的高考。这以后我也学着他们的样,每天安排好授课备课的时间,以便腾出时间阅读有关的课程,尽管效果不佳。
中学教书的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