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记(十八)---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标签:
旅游 |
分类: 随笔 |
8月22日与23日,我们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富含革命寓意的”红岩”,国人可说是无人不知,曾给少时的我们留下了太深太多的记忆。到实地看看,算是圆梦。不瞒说,能到这里一游,心情还有些许激动。
22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红岩革命纪念馆”。此处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红岩村52号,北临嘉陵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也是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8年的地方。我们从“途家斯维登度假公寓”出发,半个小时车程便到达。

红色页岩打造的的门楼庄重、朴素,纪念馆馆名由董必武题写。我们随游客步入纪念馆。可说这里是全国人民爱戴的周恩来及其他的战斗伙伴的一曲颂歌,完整展示了抗战期间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其时的重庆陪都,为了抗战,为了争取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并同时发展和壮大自身实力,巧与国民党周旋,有理有力有节,无论是对抗战的胜利,还是新中国的建立,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意志、信仰以及人格,可谓无与伦比。由此形成的“红岩精神”,即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铭记和传唱。想必这是现实社会精神领域的一面镜子,尽管历史时期不同,所追求的历史任务不同,而人之信仰、正气、品格却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必不可少的。红岩是一部中国革命的不朽历史,是共产党历史上的丰碑,我为之歌唱。



“桂园”因桂树而得名,曾是张治中的住地。“桂园”也因抗战胜利后国共二党首脑在此和平谈判并签订“双十协定”而闻名。


著名的”周公馆”,即曾家岩50号,也位于中山四路,地处这条路的尽头。这里也曾是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市内的主要办公地点。1961年便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幢三层木制小楼,设有当时中共南方局的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党派组等。其时的意义正是在于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全国抗战统一战线而设在陪都的机构,确确实实是我党争取所有抗战力量的前沿阵地。历史意义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