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电的夜晚

(2015-08-11 15:41:24)
分类: 日记

1976年11月中下旬,许多天都没有电。那个年月,电与其他商品一样,也都很短缺。但有一个事实,电力供应不足时,断掉的首先是农村的电,而城市是必须要供应的。来农村已近二年,类似连续多天没电的情况也是少有的。想必是电力奇缺的缘故。

其时,还处于“三秋”的尾声,从地里收上来的稻子还有不少未脱粒,急待来电。有时晚上九点来钟,用电高峰期过后,突然来电了,各个生产队都会敲起急促地铃声,集中社员到打稻场加班脱粒。这一干肯定是要大半宿。最可怕的是,干不了一会,又突然停电了。这种情况也有发生,不得不令人产生“草菅人命”的想法。这不是对组织干活的农村干部,而是对控制用电的社会。常常是一身稻屑,浑身不自在地打道回府,又是擦洗,又是换衣地搞上半天。

没电的夜晚
                                                          (当年的宣传画。来自于网络图片)

没电的乡村,非常安静,只有狗吠声。站在门口,视力所见范围,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水塘泛着些许白光。人们都已习惯没电就早早睡觉。本来就没有什么令人起劲的文化娱乐活动。我们可没有早睡觉的习惯,往往这时是知青们在黑暗里胡扯的时光。所说内容也很不文雅,只是打发时间而已。也是邻近知青点串门的时光。那时我们就常到路程只有十来分钟的一个知青点去玩,一去总会很晚才回来。人多胡扯的内容就更多,所说也谈不上高尚罢了。

我对那段没电的日子,有着很深的记忆。为此在日记里记下不少。尤其是对煤油灯的记忆。我们所用的是最简单的煤油灯,灯芯点燃后,亮度不怎么样,可油烟却相当大。我喜于晚上做二件事,一是看小说,二是写日记。而这必须借助于煤油灯。个把小时下来,不仅油烟熏得眼睛睁不开,而且鼻孔、口腔都是黑的。就这样,还自得其乐地坚持到很晚。你别说,那半个月,是我读小说、写日记较有电的夜晚多得多。真说不清何因?那半个多月内,我读了《破晓记》、《水向东流》、《野火春风斗古城》、《悲惨世界》等小说,而且还很有兴趣地看了姚文元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松集》。也正是这样,倒使得我有点另类,有种游离于群体的表现。常是知青们说得高兴,我在那儿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往事,我那时的看书、写日记之类的行为,似乎与他人无关,可无形中将其他知青置于不喜欢读书瞎混混的境地。也难怪我不合群了,这种心理想必真实存在,都是自己造成的。                                                    

                                   (作于2015、5。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