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历安昌镇

(2015-01-23 20:45:55)
分类: 游记

5日下午,我们又乘兴来到了绍兴有名的安昌古镇。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虽说是文化保护区,但却是在使用中保护,所以古镇并未停止脚步,继续上演着昨天的故事、昨天的的风情。

  

游历安昌镇

通过一“商泽遗国”的古门匾,我们信步踏入了东西向的依河而建的商业老街。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放眼望去,狭长的老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沿街的小商铺是鳞次栉比,装饰都很传统,非常有特色。街面也很古老,基本是由青石板铺就。细看,晾晒架上挂着的大都是腊肠以及一些腌制品,铺上摆放的多是当地俗称的“扯白糖”,想必是古镇经营的代表性商品。还有不少所谓的“古玩”商铺,或许是些景区的应景之店,不必当真。

老街很长,据说有三里长。我们是漫步向前,未有任何见识。置身其间,只是感受平日不曾领略到的小镇时光。走着走着,来了兴趣。

这条临河的长街,多处都带有顶棚,能避风雨,能遮阳光,形成了很有旧时光韵味的长廊。长廊的一边是商铺,临河的一边则是一溜长的板凳,供人休息。我们留连于此,赞叹不已,这或许是一种恋旧的情怀。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带着绍兴特色的毡帽的人确是很多,出售这种物品的商铺也不少。许多外地的游客头上都戴有毡帽,与身上的装扮一匹配,真有几分滑稽。偶然路过一装饰陈旧的茶馆,不免好奇地驻步观看。里面的茶客,基本都是老年人,而且大都带着毡帽。大部分都是几人围着一桌,喝着茶,聊着天,一副的安详状。也有的四人一桌搓着麻将,闲散有味。跑堂的人不时地上前为众多茶客续着茶水。入神地看进去,还真有一点穿越之感,不知身处何时何地了。

游历安昌镇

     


老街坐落在小河的北边,河的南边是民居。从街这边看过去,民居古朴,基本是明清之作,旧貌不改,少有现代建筑。民居间的小巷显得狭长,有的仅供一人穿行。小河中的乌篷船,可说是古镇一景。基本由头戴毡帽的中老年人把持。小河的水真不敢恭维,浑浊不清,一看便知是已经污染。也难怪,绍兴柯桥是全国的纺织之城,附近的印染业非常发达,水系质量自然受到严重损害。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连接河二边老街和民居的自然就是座座小桥了,都说安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沿街一路走过去,不免对形态各异的小桥有所关注。见到每座桥,都会停下打量一会,也都会用手机摄下。三里老街走下来,确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感叹。所有桥大体上属拱式、梁式、亭式,古朴典雅,看上去很有岁月,很有沧桑感。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游历安昌镇


安昌古镇的街巷内,有着许多深宅大院。尽管门前出场很小,进了门,方可知别有洞天。建立的诸多纪念馆大都都在这些院落中。在走完老街后,我们先后参观了民俗风情馆、文史馆、嵇康钱庄、石雕馆、中国银行旧址,城隍殿等。这些人文景观给古镇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使得安昌古镇能够撑得起“水乡文化的长廊”、“市井习俗的长卷”、“特色商品的长街”的称号。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师爷馆”。明清以来,天下皆说师爷出自绍兴,实际上就是出自安昌。我在“师爷馆”逗留的时间较长,拍摄的照片也最多。拟作一专述。

 

                               作于2015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少时的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