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作文评论课
(2014-08-09 11:16:16)分类: 日记 |
对我作文很有影响的二件事,至今记忆深刻,永久难忘。
进入高中不久,我被同学推选为语文课代表。课代表有二层含义,一是这门课被公认为学得比较好的,二是有人收缴和发放作文本、作业本。语文课L老师,是位很有夫子气的老教师,不苟言笑,讲起课来比较沉闷,虽有知识性,也很催眠,和初中的那位语文老师风格截然不同,没有了那种轻快、生动的学习感受。但72年12月上旬的一天上午,那天天气很好,这位老夫子当众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作文课。记得那天有几位来听课的实习老师。上课铃一响,L老师与往常不一样,不说话,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抄起了一大段评语,谁也不知道准备干什么。那段话我记了下来:“你主观上是想把文章写得内容充实一些,语言漂亮一些。但由于你没有掌握什么实际材料,形成了内容堆砌拉杂;加之语言娇柔做作,疙里疙瘩,因而事与愿违。虽洋洋千余言,但也只能下这样的评语:行文拖沓,语句不通。可见,习作的主要要求应该是扎实的思想内容和简洁朴素的语言。希你今后认真改进文风,‘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踏踏实实,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这时我有了种预感,忙打开自己的作文本,夺目的红字评语映入眼帘。霎时,觉得脸滚烫,不由自主地“啊”的一声,招致全班同学齐刷刷地向我行起了注目礼。那时,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L老师抄完评语后,就仔细分析了我写的那篇作文(已记不得是什么题目的作文了)。看得出,那堂课是L老师早就准备好的,实际上是借评论作文,给听课的实习老师在上课。最后,L老师说,这篇作文的成绩是‘甲-’。我和全班同学都很诧异,如此评论还有这种成绩。因为作文成绩基本上都是‘乙’。是给我一个面子?还是“孺子可教”?不得而知。或许二者都有。这次公开评论我的作文,给我的教育极为深刻。其一就是作文章,尤其是议论文。有了立论,必须要有充实的内容,但内容决不是、也不能凭空杜撰出来,而是事实的存在,符合常理。其二是遣词造句要简单朴实。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很明白的道理,而不是追求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造作。总之,文笔之美在于质朴叙事,而不是抒情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