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酸性体质?吃碱性食物根本不是为了这个!

标签:
百品求实碱性食物酸性体质健康 |
分类: 育儿 |
营养专家建议,要多吃碱性食物。于是,有人开始断章取义,称酸性体质是生病的万恶之源,并衍生出“少吃肉,不患癌”的结论。其实,提倡多吃碱性食物,初衷根本不是为了改造什么“酸性体质”,而是对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提出一种建议,具有远比调节酸碱平衡更深层次的含义!
http://s8/mw690/005vNYG9gy72uKarbev37&690
来源:healthyfoodhouse.com/
图
爱吃肉会变胖,而不是让体质从碱性变酸性...
需要肯定的是,吃碱性食物有益于健康。然而,吃酸性食物就会生病,这个推导却是不成立的。
pH被用来表示酸碱性,pH范围从1至14,1表示酸性最大,14表示碱性最大,7为中性,人体血液的pH范围是7.35~7.45,呈弱碱性。就是这个“呈弱碱性”,有人开始大做文章,并被作为酸性体质引发疾病的证据。
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pH绝少偏离7.35~7.45这个范围。健康人体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有已经患上一些疾病,比如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实体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科学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确实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
爱吃肉的结果是变胖,而不是让体质从碱性变酸性,同样地,如果血液过酸或过碱,这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严重损伤,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立即医学介入,这时候更不可能靠吃不同食物来调节“酸性体质”了。
那么,多吃碱性食物的益处究竟是什么?
吃碱性食物,被忽视的深层次含义...
口味很酸的柠檬,其实是一种碱性食物【参见上图】。细胞的pH有更大的改变空间,会因为摄入食物的不同而改变,但和食物是酸是甜无关,而是和食物在体内消化后,最终分解物的酸碱性有关。因此,肉类、乳制品和谷物类会分解为酸性,水果和蔬菜会分解为碱性。
· 现代人的饮食偏向于酸性,过度摄入酸性食物,比如精制糖,却不注重碱性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的摄入。
· 偏向于酸性食物的饮食习惯,会伴生钾少而氯化物多的问题,逆转体内的钾/钠平衡。这种饮食习惯缺少镁、钾和膳食纤维,同时饱和脂肪、钠、氯和简单糖(葡萄糖、蔗糖等单双糖,容易被人体快速吸收)过多。最终,这样的饮食会一点点地增加细胞酸度。
· 碱性食物被证明有利于保持肌肉总量,增加人体生长素(有利于改善体内组成和记忆、认知等),改善背部疼痛和有利于化疗效果。
·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判断食物的酸碱,不能仅凭直观地推测,虽然“酸碱性食物一览表”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参见:photo.blog.sina.com.cn/photo/5050641901/005vNYG9gy72uSo5dJv51#pic】,但在日常饮食中却并不实用,其实,多吃未加工的整体食物(比如糙米比精米好),并保持膳食多样性,平衡好体内酸碱基本就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