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中国家具界的时尚

标签:
复古家居设计品牌时尚实木家具 |
分类: 家具杂谈录 |
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家具由于与外界的隔离,因而一直是在探索一种适应当时生活基本需求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的中国风格家具。当时的家具设计没有像后来的八九十年代一样抄袭国外的式样,完全是自己创新设计并逐步完善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利用国产材料,因地制宜地开发,较好地满足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家具的需求。
这个时期民用家具在品种和格调上仍然是海派家具的延续,大衣柜、五屉柜、西式屏板床等都是海派家具的简化。它的最大特点是套装的概念,或者说是采用形式统一的手法。每套家具都包括床、床头柜、大衣柜、五屉柜、梳妆台、梳妆凳等卧室用家具,有时还包括餐桌、餐椅或餐凳。餐凳比餐椅更普及,因为它不占空间,不使用时可以放于餐桌下,几乎所有的新婚夫妇都以购买这样一套家具为时尚。
当时的板式家具造型手法仍介于实木传统与现代板式家具的过度形式阶段,十分讲究线型、线脚和脚架。套装家具设计要素的统一主要体现在线型如顶面线型、侧板线型、底面线型,线脚如门面线脚、屉面线脚,以及脚型、脚架等造型要素的统一。
脚架是这一时期家具造型的流行语言,板式部件构成的柜体,不直接落地,必须支放一个独立的部件即脚架上。脚当时流行的说法是中国南方气候潮湿,柜子下面安脚架像桌子一样有利于空气流通,防止柜子发霉,实际上在干燥的中国北方做法也一样,这与其说是功能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一种造型手法。
我们每一件产品的合格检测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