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确实,因为这里密布着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古埃及人的杰作。其中最杰出的是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
神庙是古埃及的宗教建筑,多以石块砌筑,是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由带有柱廊的内院、大柱厅和神堂组成。在古埃及,每处都有神庙的踪影,每个城市都建有当地神的庙宇。神庙作为人与神的交流中心,随着祭司越来越强的权力,墓地也变成了大神庙的一部分。
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残存的古代最伟大的神庙群。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公里处,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又不断增修扩建。现存神庙共有十座巍峨的门楼、三座雄伟的大殿。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庙内还有闻名遐迩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们的塑像。
神庙入口塔门高44米,宽131米,宏伟壮观。
入口矗立的八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是在埃及最常见的法老雕像。他的两腿之间镌刻着王后的雕像,一大一小,和谐地融为一体。这位埃及最后一位伟大的法老,把埃及统治的井井有条,并使国家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他当政期间,卡纳克神庙主殿胜利完工,为卢克索神庙增添了新的建筑奇迹。他曾坦言,这些永恒之石,是为诸神和自己的光荣而建造的。
步入大门,便来到了内院大柱厅。
神庙的石柱大厅最为著名,内有134根要6个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直径3.57米,
每根柱子顶上能站百来个人。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人赞叹不已。殿内石柱有如原始森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阳光被横梁和柱头分去一半后,光线渐次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气氛。身临其境,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确实使人感到莫名的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电影《尼罗河惨案》中高耸的石柱、雄伟的庙宇,以及巨大的石块从柱子顶部轰然坠落的场面,那一组惊险的镜头,就是在这个石柱大厅拍摄的。
神庙的宫室遗存。
石碑上雕刻的古埃及人的文字,是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鉴证。
哈特舍特谢普女王献给阿蒙拉神的两座方尖碑,是庙内最高的建筑物,它是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
这位埃及历史上唯一的女法老,统治了埃及34年后离开人间。而这高耸的方尖碑,却仿佛向今天的人们讲述着她那不凡的一生。方尖碑是古埃及的另一件杰作,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一般以整块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会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这样巨大的石块,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是怎样开凿、怎样运送、怎样树立起来的,真是不可思议。
断落的方尖碑尖顶。
象征古埃及文明的方尖碑,并没有像埃及金字塔那样全部留在自己的土地上,而是大多漂洋过海、散落各国,其中意大利罗马就有13座之多。而仍屹立于埃及本土的,仅有5座,4座在卢克索,1座在开罗。
离卡纳克神庙不远处的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
我们乘着古式马车来到了卢克索神庙。
神庙前半部的列柱群上方建有一个清真寺。因为19世纪时整座神殿被尼罗河泥沙掩盖,当时居民便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建了这座清真寺。当卢克索神庙被重新发掘出来时,才发现这座清真寺高高在上,离开神庙地面有5米之高。现在它成了卢克索神庙中的奇特一景。
神庙门首的方尖碑和巨型石雕。
高大的立柱。
神庙内矗立的拉美西斯二世与王后的雕像,历尽沧桑,剥蚀严重。
残存的数千年前彩色浮雕壁画至今依旧色彩鲜艳。
导游正在讲解浮雕上镌刻的古王国故事。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