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又译艾菲斯,是古希腊时代吕底亚古城和小亚细亚西岸的重要城邦,位于爱琴海岸附近巴因德尔河口处。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以弗所已有人类居住的痕迹。以弗所于公元前10世纪建城,早期是古希腊城市。在古罗马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罗马帝国中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
以弗所常常被西方人称之为土耳其的庞贝。但其实,无论在城市规模,还是在历史厚度方面,庞贝都难以望其项背。以弗所是地中海东岸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典城市,也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中心。从罗马共和国开始,以弗所就是亚细亚省(小亚细亚西部)的省会,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当时拥有的居民达到惊人的40万到50万之多
。据《圣经启示录》的多处记载,保罗曾到以弗所犹太会堂去传扬救主耶稣,并建立了以弗所新约教他曾在那里居住长达三年之久。同时,这里也是圣母玛利亚故居,是圣母玛利亚最后的家。
以弗所古城阿尔忒弥斯神庙曾经是世界最辉煌的建筑,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建筑规模与精致程度让希腊的雅典娜神殿也黯然失色。神庙的最初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50年利底亚国王克罗伊芳斯重建了神庙并且让它声名远扬。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一千多年来,这个神庙几次被洪水和战争摧毁,又几次被重建,直到最后被彻底摧毁。阿尔忒弥斯神庙原本有127根柱子,现在只剩下一根复制的柱子,当时的辉煌和壮观已经烟消云散。
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城市,今天一部分成了土耳其小镇,位于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南边大约50公里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由于地震和河道淤积造成的地质变迁,以弗所入海口渐渐淤塞,城市赖以生存的海洋贸易日渐衰退。历史上的以弗所经历了四次大地震和三次火灾,城市历经数次的毁坏重建。公元六世纪,以弗所开始走向被遗弃的噩运。一段古老辉煌的文明渐告终结,从此在地下深埋千年。
现在所见的以弗所遗址,是经过近一百五十年时间的发掘,呈现出来的古城的一角。这仅是城市的极小部分。据考证,这座古老的城市还有百分之八十尘封于地下。


这里是以弗所浴场的遗址。这座浴场建造于2世纪,保留了典型的罗马风格的浴缸。

以弗所古城有着完善的供水系统和下水管道网,这是用于铺设管道的陶管。

以弗所古城的男用公共厕所。
你很难想象,2000年前的古罗马人已经发明了如此舒适卫生的坐便马桶。(在我们的农村,至今还有许多地方使用着茅坑、粪桶等卫生设施。)他们沿着墙边铺上一排大理石,大理石上刻出一个个规则的圆洞,贵族们就坐在圆洞上面方便。大理石板下面用石头砌成了沟渠,有两三米深。有流动的水经常冲刷,据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冲水马桶。
公厕墙壁内嵌着瓦釉的水管,里面灌输的热水保证了卫生间内部的温度,很像我们今天使用的暖气。古罗马贵族们为了避免接触冰凉的石板,在如厕之前,先让奴隶把石板坐热了之后,自己再去“享用”。厕所里共有几十个“座位”,一个挨着一个,没有独立的隔间,古罗马的贵族显然有着与现代人不同的隐私观,他们可以彼此紧挨着坐在马桶上,谈论生意、时政。
在厕所的地面上有大理石凿出的弧形水槽,里面流淌着干净的水,这是供事后清洗用的。
库瑞忒斯大道是以弗所主要的街道,周围环绕着精美的雕像和雄伟的建筑。
街道上的大理石铺设得十分混杂,这是几千年来多次翻新修复的结果。许多石板已经不在原本的位置上。我们能发现有些石板上刻着极小的希腊字母,这是古代筑路工人的签名。工人们通过这些签名标记他们负责的路段,来计算工作量以获取报酬。
城市公共会堂(市政厅)。立柱的背后的会堂遗址,曾经是圣火灯长明的地方,也是城市当时的神圣之地。建于公元前3世纪。它被用来举行宗教仪式、公务接待和宴会。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考古学家在废墟中挖出2具阿尔忒弥斯石雕,造型完好,现为以弗所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是著名的曼米尔斯纪念碑。罗马皇帝苏拉的孙子为纪念祖父打败希腊入侵而竖立的纪念碑。曼米尔斯是以弗所的著名建筑师,也是罗马皇帝苏拉的孙子。他建立此碑是纪念在一场战争中被屠杀的8万罗马人和最终取胜的祖父苏拉。




多米提安神殿是第一座在世皇帝为自己建造的神殿,位于多米提安广场旁。神殿一面有8根柱,另一面13根,祭坛前还有4根,是城内最大的神殿。图为多米提安神殿遗址。

赫拉克勒斯门。立柱上雕刻的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在以弗所,建造者将他作为守门神。
图拉真之泉
以弗所这座古城仍在不断发掘之中,相信人们将会越来越见识它的精彩和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