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并喜欢上老师》
理解与感悟
文/格格妈
老师,这个词语,除了父母和我们每天朝夕相处时间最长,在求学期间就数老师陪伴我们的时间最长的,老师既教给我们新知识,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又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着我们每一个人,等到毕业后,有人还与老师保持联系,这时,老师就成为了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是非常珍贵的,这是做为父母一辈对老师的情感,即尊敬又爱戴。
时间流转到今天,老师虽然还在那个位置,但在有些孩子的心目中却发生了变化,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师一职在人们的心目的各有高低之分,但是绝大多数老师还是称职的,受孩子们喜爱的。
一、尊重老师
尊师重教,在我们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老师给了我们知识,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但是只有知识才能有美好人生。老师和父母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平时在与孩子交谈的过程中,要常常灌输尊师重教的思想,在孩子的心中刻下烙印,孩子有时只看到老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和课下批评同学的现象,很少能够了解并体会老师的付出与艰辛。我们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比如老师和学生,幼儿至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都很愿意参与,他们都喜欢模仿老师的样子,记得格格上幼儿园时,回到家后,经常会以老师的口吻说出一些话,从孩子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情景以及老师在面对孩子们时的状态。当与孩子做师生游戏时,可以融入一些课前准备呀,背课呀等等程序,可以让孩子体会一把老师平时的工作状态,在他们看不见的背后,老师付出了多少,背课的时间有时往往比上课的时间还要长,体会老师的不易,让孩子从内心开始尊重老师。
二、与老师做朋友
很多家长在想起老师时,都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心里,即尊重,又畏惧,每每因为孩子与老师沟通时,提前想了很多种可能,但都是以困难为主,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不敢与老师见面,但又不得不见,在这种心态驱使下,自己的心态失衡了,在老师面前自然底气不足,沟通起来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只是职业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能看清楚这一点,事情就容易解决了,老师也想与家长成为朋友,这样,老师在学校里的工作也好开展,有了家长的配合,执行起来很轻松许多,当你可以愉快的与老师交谈时,孩子看在眼里,对老师就会倍感亲切,即然是妈妈的好朋友,那么我也可以拿老师当妈妈了,这样,孩子在老师面前放松,学习上就会轻松,与老师的关系就能够向着良性发展。
三、面对错误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每天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在这些时间里,不免会有些冲突与摩擦,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时,家长要合理面对,切不能知道后,不分清红皂白再批评孩子,甚至是打骂,一定要先了解原因,收集信息,再合理的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会一而再而三的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多次批评后,对老师会产生不满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蔓延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会因为对老师的喜好而选择学习的兴趣,所以,问题每天都会产生,要看做为父母是否睿智,懂得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老师,成为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四、做好老师和孩子之间的通讯员
通讯员,顾名思义就是传递消息的,家长与老师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都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但往往孩子都不敢与老师说话,害怕老师批评,所以家长就要担起他们之间的通讯员一职,家长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把孩子平时的习惯养成,以及性格特点,告知老师,方便老师进一步了解孩子,老师了解孩子,关注点自然就区别其他孩子,也会依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锻炼孩子。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回来后,也要告诉孩子,你在老师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你的表现老师评价的是否合理,自己的闪光点是否被老师观注到了呢,当然这里不能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还要灵活一些,把老师的话讲给孩子,以鼓励孩子为主,缺点可以少提,让孩子明白,他在老师的眼中是很优秀的,但是小小的缺点,老师是相信你可以改正的,给孩子自信,在鼓励之下,孩子在面对老师时,更愿意把自己出色的一面展示出来,真正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以上几点虽不全面,但只要你能够做到,你就是一个聪明的家长,一个懂得与老师沟通的家长,一个让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家长,从与老师的接触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你家里的情况,是否是温馨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父母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育儿知识,你的孩子教育起来会越来越轻松,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