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2016-01-16 19:28:52)
分类: 教育教学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漳平市和平中心学校    陈新铸

【教材分析】

《中华少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觉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现代诗。此前,虽然学生学过不少诗歌,但因为课程标准中第一、二学段中对诗歌的阅读只提出了“诵读体会情感,大体领悟诗意”的粗略要求,学生对于“如何阅读篇幅较长的诗歌”并无经验可循。因此,我们在《中华少年》一课的教学中,所要着力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建构篇幅较长的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本文是一首诗歌,这里就以朗诵为主要手段设计教学,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祖国风光。
  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2.板书课题:8*中华少年

二、导读提示,明确目标

  1.读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2.指名回答。

三、展示资料,交流汇报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2.学生交流汇报。

四、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五、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每一节诗分别讲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3. 朗读课文,体会自豪之情。

1读第1节,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节,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锦绣山川,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适当地展开对诗句中人物或事件的交流。

3读第7,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节,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六、表演朗诵,升华情感

  1.分角色练习朗诵。

指导朗诵:第一段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从高原走来要读得有气概,因为是巍峨峻拔的高原;从宝岛走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2.分角色表演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评一评,谁读得好。

  (要朗诵好一首诗,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七、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歌,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8* 
中华少年
           历史   未来
        
          锦绣山川 崭新画卷
          灿烂文化 璀璨诗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