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营养标签”你造吗?
http://s10/bmiddle/005vfBSLzy6LgRDCxLW40&690
高血压,被人称作不治之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病痛的折磨,饮食的纠结让高血压朋友们痛不欲生。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却下降了,想吃的不敢吃,好吃的又不能多吃。面对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是不是心里的斗争又开始了?嘴里的口水又开始泛滥了呢?或许我们对高血压控制的认知度上一直有误区,毕竟高血压朋友们总不每天只靠控制食量来控制病情啊!所以吃货的高血压朋友们是不是也可以偷乐一下了。
高血压的营养干预即为合理控制、选择饮食,但面对超市五花八门的食物时,手足无措的赶脚有没有瞬间产生?其实对待超市食品很简单,一个营养标签就可以剖析食品的真实面目了。可营养标签,你造吗?绝大多数人会关心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价钱以及品牌,却很少有人会关注这有营养成分的小标签。对于正常人来说,关心一下是否过期再平常不过了,关乎食物品质,保证权益。但对于高血压朋友来说可就不是单纯的食物安全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一个吃不好就会导致血压升高,身体机能下降,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听起来很可怕,但这绝对不是夸大问题
所谓营养标签,其实就是向消费者(当然也同时包括高血压患者)传递相对完整和真实的食品营养性质的说明,内容包括营养成分表、补充营养信息、营养声称和健康声称等。由卫生部出台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也明确规定了要把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钠”这四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和营养素参考值(Nutrition Reference
Values,NRV%)在营养标签上体现出来。而这些恰恰是高血压患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学会看并且要看懂的核心信息。
对于高血压朋友来讲,了解“营养素参考值”(NRV%)尤为重要.
NRV%是用于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高低的参考值,专用于食品营养标签,该值根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制定的。对于大部分营养素,国家都规定了相应的营养素参考值。在营养成分表中,营养成分含量与NRV进行比较,能使消费者,特别是高血压朋友,更好地理解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如100克某薯片中含有682毫克钠,略看这个数值,或许大家头脑中没有确切的概念,只是觉得离每天的6g盐相差甚远,但看一下NRV%,就能知道682毫克钠竟占一天推荐摄入量的11.3%,而高血压患者每天建议不超过3g盐,也就是高血压患者每吃100克这种薯片,即可满足一天其蛋白质摄入量的22.7%。这便可迅速获得直观的认识。
对于食物成分表中的能量,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标注能量的单位,有的食品是100克食物含有多少能量,有的则是100毫升的能量值,有的是1瓶或1份的能量。同类型食品,高血压患者应选择能量相对低的食品。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关注的营养素,一方面,应控制能导致体重、血压等波动较大的营养素摄入,如钠、脂肪总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等,每天摄入量以不超过100%NRV为目标,且这些营养素的NRV%越低越好。另一方面,对控制血压、血糖及体重有益的营养素可多摄入一些,如膳食纤维、维生素A、钙等,每天摄入量最好能达到100%NRV,在购买食物时,这些营养素的NRV%越高越好。
除NRV%之外,高血压患者在购物时还要看懂配料表。配料表会如实记录食品中到底有什么成分,是反应食品真相的标志。厂家会把食品中所用原料标出来,同时表明是天然食物加工,还是食品添加剂勾兑出来的。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及用途
种类
|
名称
|
用途
|
甜味剂
|
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糖精钠
|
代替蔗糖来增加食物甜味
|
防腐剂
|
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丙酸钙
|
延长食物保质期
|
人工合成色素
|
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胭脂红、亮蓝
|
使食物颜色更漂亮
|
增稠剂
|
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阿拉伯胶
|
增强食物黏稠度
|
酸度调节剂
|
柠檬酸、苹果酸
|
用来调节食物酸度
|
通常,配料表排序中,含量越高排的位置越靠前。高血压患者可利用这一规则选择食品。在食品中,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隐形盐的存在,如挂面、糖渍品等。在配料表中,应注意反式脂肪酸,如植物氢化油,植脂末,起酥油等。如发现上述词语,高血压患者要谨慎购买。
对于隐形盐食品,更应警惕,有时看似不含钠的食品中钠含量却极其高,一旦吃到隐形盐
的食品,就该减少实际盐的摄入,以免造成危险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1年出台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新浪微博:@富裕营养师
QQ:91921624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