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本人诉证监会案一审结果的几点感想

(2014-12-29 09:14:21)
标签:

股票

应诸多媒体的邀请,我发表一下对本人诉证监会案一审结果的感受和反馈。

这次一审的结果,有几个意外。第一,推迟了三次,最终宣判的版本几乎和证监会的说辞高度相似。宣判内容的粗糙性和牵强性是让人震惊。回避了一些核心问题,略过了一些问题,对一些核心问题只说“本院不予支持”却不提及理由和原因。此等外,还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违背基本市场准则的提法和主观判定。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一个拖延了三次、大半年严谨推导后的审判。这更多的让人合理怀疑是相关方面运用了法律没有规定延期次数的漏洞而尽可能降低不公平宣判的关注度和负面影响的技巧。第二,在强调法治建国的时候,最终的审判结果的宣判词体现的专业和严谨水平和开庭时法官体现出的较高的专业素养及逻辑推导天壤之别。法官在四月三日开庭时尽管没有结论,但看得出其思路和严谨程度是足以明了本案的法律关系和事实要点。但宣判词几乎和法官的开庭提问及逻辑思路完全无关,几乎整个宣判内容就是证监会观点和逻辑的汇总,这不由让人质疑开庭的意义以及本案被人为干涉的高度可能性。第三,本宣判用了大量没有法律依据的,人为杜撰出来的原则和怀疑来判案,严重违背法律原则和市场规律。第四,至少在此案中,证监会动则就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口号来做自己的挡箭牌和包装,而非依靠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手段,这不过是一种民粹主义的政治技巧。鼓励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其实对市场和法治将带来更多的是伤害而非保护。

综上,这些事实都让人要问一个问题,在实际行动中如何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滥用?如何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办案?判案审案到底是依据法律还是主观意志?依法治国能否落实,还是一句口号而已?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一次不公平的审判和一个不公平的结果,同时大家也都认为当下判案结果靠的不是法律而是实力,这次宣判再次强化全社会人治及潜规则的意识和影响,这是对四中全会及最高当局依法行政,法治建国口号的莫大讽刺。

我被不公正审判,这在历史中,一定是暂时的,不公正审判和处罚我的机构和人员被历史公正的审判,是必然的。事实上,在千千万万大众心目中,他们已经被审判了。

强权和人治不可能永远。该来的,一定会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