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02月24日

(2014-02-24 14:16:44)

【统计样本有偏及其案例】:这是一个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犯的经典的统计性问题。意思大概是你引用的样本有问题,得出的结论必然有问题。统计上,样本要有合理的分布且样本数量足够大(至少30个),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为什么提到这个问题呢?因为有偏、有问题的样本经常为人所用,以便达到“程序正义”的“统计结果”。具体的做法就是,用一些不合格或有倾向的人形成一个“专家意见”,或“律师意见”,殊不知这些人有可能不懂该细分专业、有可能有利益关系(如代理了和本案有关而又立场相对的诉讼,本案若证监会被法院判撤销对我的处罚,等同于动了这些人的奶酪)。所以,样本有偏的问题常发生且“有偏的样本”经常被故意使用以达到相关目的。这个案件的难处就在于它的专业的小众性。既要懂行政相关法律因为它是行政处罚、又要懂衍生品相关业务、还要懂内幕交易相关的金融法律。这种人在境外市场较多、但国内极少,凤毛菱角。而我国本来的案例和法律就是很不完备的。要能够看懂整个“大象”的人非常少。这就是这个案子的难处。本人敢说这个话,是因为我参加了2012-13证券业相关衍生品法规的制定。当时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衍生品相关业务、法律、合规、运营等人才。究竟国内有几个人完全理解这些必要的知识、具备相关实务经验,他们又在哪里,我非常清楚。但我依然尊重每个人发言的权利。如前所述,只要每个人发声的机会和空间,只要保障程序正义,其实真理越辩越明。怕的就是民粹主义和广场审判。司法系统和监管机构需要拿出勇气和智慧,按照法制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处理一些高度技术、高度小众、而大多数人一开始又不理解的特殊案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4年02月24日
后一篇:2014年02月2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