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014-02-16 23:01:45)分类: 开题资料 |
“低年级‘借助情境
——课题研究学习资料信息提取
子课题: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文章题目 |
《新概念与语文教学设计》, |
资料类型 |
杂志 |
|
作者 |
张咪 |
出处(书名或网站名) |
《小学教学研究》 |
|
出版社 |
九年义务教育出版社 |
出版或发表时间 |
2004.12 |
|
关键词 |
学法或模式:借助插图,擦亮探寻的眼睛;借助插图,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敢说”。 |
|||
适用年段:低年级 |
||||
摘 要
|
① 观察、想象、表达是写作的三要素。低年级是写作的启蒙、奠基阶段,运用教材丰富的插图资源,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想象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是我们对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作出的一次探索。
|
|||
②说写结合的具体做法(模式、学法、思维程式及能达到什么目标,其他注意事项) 1、借助插图,擦亮探寻的眼睛。 观察是写作的眼睛。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水平较低,观察的目的性不强,精确性不够。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 (1)借助课文插图让孩子“爱看”“爱说”。 课文插图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能迅速吸引孩子们的眼睛,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观察的兴趣。
(2)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面对插图中所包含的丰富讯息,他们的观察往往陷于片面、盲目和无序。如何借助课文插图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有目的,有顺序的进行观察。 按顺序观察的方法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观察。 抓特点观察的方法是:抓动作、抓表情、抓事物的异同之处。 只有观察得全面,才能说得完整;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使文章写得具体;只有观察的顺序明确,说话时的层次、顺序才会清楚,写话时才能写得条理清楚、主次明确。 我们的课文拥有丰富的插图资源,每一幅图都有它不同的观察重点、训练重点。通过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就能擦亮孩子探寻的眼睛。 (二)借助插图,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敢说”。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小学低年级是想象的黄金时期,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尤其重要。课文插图虽然只是课文的辅助,是教材中的配角,但是它们所蕴含的信息量往往超过文字,利用插图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1、从文本省略处引导想象。 在有些课文中,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只能简而言之,或省略不写。而课文的插图却将省略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延展。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文本的省略处,既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 从文本延伸处展开想象。 不少优秀的文本往往是“文已尽,意无穷。”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顺着作者的笔墨,借助插图直观形象的描绘,孩子们就能在这片想象的沃土中,大胆创造。 (三)借助插图,敲开说话和写话的大门。 运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低段的说话训练中,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降低写话的门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结合课文插图说“像”。 仿说就是仿照例子说句子。这是低段学生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训练途经。而文中的插图不仅是学好文章的工具,也是指导学生进行仿说训练的好帮手。 2、借助课文插图说“长”。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留有空间与空白。这些空白点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利用文本的空白点,借助课文插图,指导学生开展说话训练,这就是“扩写”,也就是把文本说“长”。 这种说话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原文情节、人物做更深一步的想象。借助课文有趣的插图,利用文本的空白点进行说话训练,可以使说话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
||||
说明 |
本表填写的是研究期间陆续收集到的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论文、随笔、课例、实录、采访、报道等,直接电脑录入,及时上传博客。相关文章若能同时上传更好。 |
|||
“低年级‘借助情境
——课题研究学习资料观点提取及实验预设
子课题:
关键词 |
学法或模式:1、借助插图,擦亮探寻的眼睛。借助插图,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敢说”。 |
适用年段:低年段 |
|
观 点 及 实 验 计 划 |
①综述:收集资料渠道,形成的结论或观点 (一)借助插图,擦亮探寻的眼睛。 1、借助课文插图让孩子“爱看”“爱说”。 2、借助课文插图让孩子“会看”“会说”。 (二)借助插图,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敢说” (三)借助插图,敲开说话和写话的大门。 1、结合课文插图说“像”。 2、借助课文插图说“长” |
实验预设:研究工作拟定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的资料搜集、理论学习、教师研究的着力点,放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对作文教学理念的认识上。通过对素质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合作教育与现代教育等理论的学习,进行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着重进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学习,进行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和策略研究具体措施、作文实践活动方案等,实验教师写出学期计划,制定阶段性目标。
第二阶段 根据课题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和作文教学研讨,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经常交流低年级“借助情境,以说促写”教学策略研究的经验,寻找小学生会说会写的方法、策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综合素养提高。建立课题资料档案,建立实验教师微博群,随时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中期整改,并根据整改继续开展研究
第三阶段 根据前一阶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逐渐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写话汇总、对比分析、写话常态实践课反思及改进,形成专题论文等,总结培养学生低年级“借助情境,以说促写”教学研究的有效策略,完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做好课题展示工作。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和成果,准备结题鉴定。 |
|
②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
|
说明 |
直接电脑录入,及时上传博客。相关文章若能同时上传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