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渡重洋拓展视野

(2024-04-30 09:01:20)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学习交流

远渡重洋  拓展视野    

安庆二中   郭凤

时光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光阴光阴的故事,如淡淡檀香,意味深长。

从经历学校报名初选,市教体局省教育厅资格审查,到获得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通行证,再赴北京参加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统一考试------笔试面试、口试,取得优异成绩,最终通选拔20199月远渡重洋,来到英国进修学习;这一切,仿佛弹指一挥间,但留下的记忆却是永恒。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想在布莱顿大学的学习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我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这段经历。 

一、城市印象

布莱顿位于英伦四岛之一的英格兰南部,紧临英吉利海峡,与法国隔海相望。这儿气候温和宜人,晴天多,雨天少,空气香甜,土地黝黑,即便深秋,鲜花也依然盛开,五颜六色,令人赏心悦目。绿化覆盖率高,市中心都有大面积的草坪公园;近郊则是一望无际的庄园,我所在的布莱顿大学Falmer校区周边就是大片的农场,树上结满各种果实,干净无污染,随手摘来便可享用,说不尽的新鲜可口。上学途中,常常看见成群的牛羊在山丘上踱步嬉戏,时而打盹,萌萌的仿佛卡通片里的图画。 

布莱顿的海。海滩极具特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沙滩,而是遍布各种形态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是当地人放松休闲的好去处。欣赏海上日出日落,沿着海边漫步,在码头上打篮球,支起一张彩虹椅,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晒着日光浴。 

布莱顿的动物。每天早晨叫醒你的必定是海鸥,商店外,公交车站边,各种海鸟,鸽子时而高空翱翔,时而低空盘旋,公园的草坪上,河岸边,随处可见鸳鸯戏水,黑天鹅,白天鹅扑闪着翅膀在你的脚边悠闲地踱步。很多当地人都会养宠物,比如猫,狗,甚至狐狸,这些动物都很萌很友善,出门拴上绳子,不会随意乱叫,乱跑,上了公交车,安静地蹲在主人脚边,像个绅士或小姐一样,一声不吭,一动不动,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干扰。

布莱顿的文化。酒吧,咖啡馆,餐厅,俱乐部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文化气息浓厚,当地人思想开放,温和包容,他们爱运动,爱派对,爱沙龙,爱音乐,爱读书,爱喝下午茶。城市中心地标Royal Palace,即布莱顿皇家行宫,乍一看很像泰姬陵,气度不凡,外观融合了印度和中国建筑元素,比如宝塔尖顶、旋转圆顶、阳台、花边等等,极具“东方哥德式”建筑风格。外观宏伟,内在奢华,装饰品富有东方味道,里面有全球各种珍贵藏品。除此之外,这里学术氛围浓厚,知名院校云集,堪称是英国最理想的读书圣地。

二、项目介绍及课程研修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是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之一,是“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下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行动计划”,即“园丁工程”的一部分。该项目在国际上得到了英语语言国家各级主要教育机构和教育培训部门的关注,培训地点分布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等英语语言国家。 

我此次英国留学,被安排在布莱顿大学。这所大学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样化的课程,浓郁的学术氛围,缤纷的校园生活和一流的教学质量著称。在最新一期The Gardian英国大学排名中,它位列英国64,世界609

英方从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我们制定了完整而高效的研修方案。我主修的课程包括:methodology(英语教学法), culture(英国文化), materials evaluation& development(英语教材评估与开发), academic research and writing(学术研究与写作),以及English language skills(英语语言技能)。

这六门课分别由不同的导师执教。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全面学习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还有头脑风暴和实践体验。

课表每周更新一次,课程集中在周一至周四,时间是从每天上午9点半至下午3点半,每节课1个半小时,周五是自修时间,用于复习整理一周所学。但有时候,学生中心会安排一些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参观学校,布莱顿及周边文化考察,国际留学生社交活动等。 

每节课话题不同,有讲义,但没有固定的教材,导师们会用到课件以及可以手写的多媒体设备,但这些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制作并不花哨,课堂节奏快,每节课都会学一个新的内容,小组活动多,开放式问题多,讨论多,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向我们展示Benjamin Franklin 所说的“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的真正含义。

很多时候因为课堂容量太大,笔记记不全,需要课下整理,好在我们进校第一天就被安排办理了学生证,被教会如何通过账号密码登陆学校网站。每天课程结束时,导师便会将课件及其他相关资源上传到系统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得到信息,便于整理复习和提交作业。

在这里导师还可以和学生互动,课前需要预习的资料或者课后作业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提交,导师讲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在网站上体现。

国外的课堂比较自由,开放,但又很自律。

开学第一天,就有专职教师带领我们学习礼仪规范,知道课堂上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提倡学员间用英语交流,出满勤,尊重其他同学,导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交活动,珍惜并抓住一切用英语交流的机会等,这些不仅仅是学学而已,而是形成文字合同,承诺,签名,上交。课堂互动多,形式与我们平时做法一样,先是教师导入提出话题,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总结。不同的是,时间更长,学生参与面更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换座位,可以四处走动,而老师也穿插其中,或逐一面对面口头指导,或俯下身子,甚至跪在地上,认真聆听,给予帮助。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思考并形成独特的观点和想法。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常常在课堂中思考、交流、提问、辩论,畅所欲言,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一起讨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布莱顿大学学生中心还会不定期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我参加的有Gary老师作的项目课程介绍Welcome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学生中心的Bel老师指导的2019 年秋季社交课程the UBLI social program, 关于如何使用开放学习中心的OLC Introduction,如何和房东家庭相处Living with a Host Family, 邀请校内主管图书馆事务的Lisa主讲图书馆资料检索The Library of Brighto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Retrieval.

   三、文化体验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提升我们作为新时代高中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我们被安排在英国本地人家中居住,这些人家都通过校方考察,具有接待留学生的资质。我的房东太太Sue是一位退休的西班牙语老师,秀外慧中,我在与她同吃同住,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体验到英国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英国人有一句名言:One should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吃饭是为了生活,但生活并不仅仅为了吃饭)英国的食物和它的天气一样,备受国人吐槽,可他们却不以为然,对他们而言,精神生活的富足远比物质丰富更具性价比,他们对于艺术和文化产品的热爱已经融入血液,深入骨髓。

我的房东太太就是这样,平时生活节俭,量入为出,每天吃的食材要拿小秤称,确保没有一丁点儿浪费,面包永远是1镑不到的whole meal(全麦面包),但是看电影,去健身房,买书,听音乐剧,做志愿者服务,参观博物馆则是每周必做的事。我的房东太太绝对做到了身体和灵魂始终有一个在路上,平时看书读报,孙女来了每晚必带着一起阅读,讲睡前故事,三个月去意大利旅行两次,每次一周,即便第二次全部家当被偷空也没有能破坏她游玩的兴致

即使是没落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人的骨子里仍然骄傲。在言语沟通上,为了彰显他们是有教养的绅士、淑女,会含蓄的说一些话来表示他们的想法。比如,某天,房东太太的一位友人来拜访她,临走时反复说着You must come for dinner. 意思就是要回请她,还要求带我同去,但是直到我回国,也没有收到赴宴的邀请,我忍不住问房东太太,她告诉我It's not an invitation, he is just being polite. 并没有什么邀请,人家只是表示礼貌而已。比如,当她说I hear what you say(我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时候,多半想表达的是I disagree and I do not want to discuss it further with you(我并不赞同你的看法,并且我不想就此事与你继续讨论)她口中的I almost agre(我基本同意)的意思就是说I do not agree at all(我表示完全不赞同)另外,英国人很幽默。比如,有一天房东太太晚上要去参加派对,提前为我们做好晚饭,还留了张字条,上面写着:hi, girls, I hope you like the pieegg, mushroom, tomato & spinach(姑娘们,我给你们准备了用鸡蛋、蘑菇、西红柿和菠菜烹制而成的派,希望你们喜欢)后面来一句Do not eat the paper(千万别把包装纸吃了哦)

                                 四、拜访学府

课堂学习之余,我们先后拜访了布莱顿当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学府:The Burgess Hill Academy, Chichester College, Worthing College等。通过近距离地观察,学习,我的总体感受是以下三点:

一是英国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早期兴趣的挖掘和培养。以The Burgess Hill Academy为例,学生在进校后的头二年也就是七八年级,可以广泛接触各种兴趣班,比如烹饪、手工制作、摄影、绘画、体育、戏剧、乐器、历史、地理、数学、语言、文学、自然科学等等,这些都有专业的老师来教。两年后,他们进入九年级,才开始选择主修课程。这样,他们可以很早就发现自己的潜力,知道自己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并较早地为之努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二是英国学校的硬件设施好。以我在Chichester College所听的一节音乐课为例,超大音乐教室里的四周靠墙位置整齐摆放一排排的钢琴,讲台旁边的各种乐器也是一应俱全,不胜枚举。完全保障学生都能真实感受到音乐的真谛,在学习一门乐器时,能看见它,摸到它,操作它,试问还有哪种教育的效果要比亲身体验更好呢?

三是英国的学校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拓展。教学过程强调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他们培养人的目标是拥有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且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单纯是学霸。因此,他们的课堂注重的是观察,体验,合作,分析,应用,创造,而不是死记。这样的教育体制教出的人必将有灵气,有思想,有创造力,能适应社会,能与他人合作,最终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也正因为如此,老师主动教,学生主动学,没有填鸭,没有压迫,也就没有反抗,没有对立,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平等又关爱,师生关系和谐又友善。

五、考试评价

布莱顿大学实行学分制,考核贯穿学习的始终,形式丰富多样,主要由presentation(演讲)、essay(论文)还有exam(考试)这几部分组成。考核又分为个人和小组两类,小组作业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既可以充分进行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火花,又可以交流不同文化,还可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来到英国接触到欧洲的同学,我才发现他们非常刻苦努力,三层楼的超大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从清晨到夜晚,即便没有学习任务也会每天甚至周末都泡在那里,安静地阅读专业书籍。在这种学习氛围的感召下,我和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某一个学习任务也常常废寝忘食,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贡献成果。

六、学习感受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奈何时光总是太匆匆,回想在布莱顿大学学习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忙碌艰辛又充实。

学习期间,常常看到欧洲的同学们每周积极参加布莱顿大学学生中心组织的汉语角活动,报班学习汉语普通话和中国文化,让我在感叹英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更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之骄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产生的影响,祖国繁荣昌盛,我们在国外就有底气,有信心,也能收获更多的尊重和认同。

虽然学习期间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与挑战,但老师和同学们彼此关心帮助、克服困难,砥砺前行,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凝聚力。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教学与科研都是我们的工作,所以,在布莱顿大学图书馆,除了阅读大量专业文献外,我还下载了最新版本的英语教学法书籍,相信必将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在布莱顿大学,除了文献信息获取方便外,感受最深的是其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以及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专业知识频繁的交流,这些都有助于学员拓展视野,丰富专业知识,迅速获取专业信息,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与完善。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学习的精华总结、沉淀、转化为更适合中国教学实际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