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堂黑壁龙游馆入馆纪念暴龙(馆内限定、松村忍原型)
标签:
海洋堂松村忍黑壁龙游馆海洋堂恐龙海洋堂暴龙 |
分类: 走火入模 |
在诸多主流的恐龙模型品牌中,目前最吸引某罗的莫过于各种日系品牌出品的产品了。原因无它,主要是几个主流的日系品牌通常能够收拢许多技艺出色而风格各异的原型师制作原型,且从整体来说,许多日系恐龙模型在制作考究的同时仿佛又带有一种古拙或类似怪兽的风格和美感,这也与其他国家出品的模型的理念有较大的差异。虽然一开始因为许多量产的日系恐龙模型在涂装或者分模线处理等方面看起来不走心使得我不愿玩日系,但后来玩着玩着也习惯了,而且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松村忍大佬,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拆开包装后同样可以看到一张简易的使用事项,并能够看到该模型的各个分件了。由于前肢的分件比较小,为了防止分件丢失等情况,所以前肢是单独被密封在透明袋子中的。虽然说分件数量较多,但是因为都采取了“插销”设计,所以可以在不使用补土的情况下也能将模型稳固组装。除了左侧前肢接缝略微明显之外,其它地方的缝隙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虽然是一款2005年的作品,但是这个暴龙的造型在具备当时较为先进的复原理念的同时也明显杂糅了一些较为早期的复原的特点。例如前肢掌心的方向并未像现今复原一般的“掌心相对”,而是类似幽灵手;头部造型虽然整体采用了比较新的复原外观,但在刻画手法上则用了比较接近老式复原的风格,所以看起来又有种像上世纪特摄中出场的怪兽一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暴龙的后脚,采用了类似松村忍在八九十年代制作的一些暴龙的设计,脚趾间的角度明显要比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装架和标本要大,再加上脚上的鳞片刻画和略显僵直的小腿,使这只暴龙的后肢整体看起来更像一只走禽/陆禽(脚趾像鸡脚,小腿像鸵鸟),左边的小腿尤为明显,这样的设计使得这款暴龙在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许怪异甚至格格不入。
▲这款小gk的脚


▲松村忍其他款使用了类似走禽类脚趾理念的复原

在众多优秀的日系原型师中某罗又最喜欢松村忍的作品,但奈何钱包瘪瘪,而且在别的方面也有支出预算,所以目前我收集的松村忍的作品以扭蛋为主。直到最近某罗才购入了松村忍原型的海洋堂黑壁游龙馆入馆纪念的暴龙小gk(据搜索这是2005年的产品)。对于收藏大佬们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于我这个萌新来说则是一大步。



因为买多了扭蛋,所以在到手之前某罗也以为这个小比例gk也才扭蛋大小,但实际上我还是低估了它的体积。模型的外包装大小类似小时候买的漫画书的大小,实际拼装后暴龙长20厘米,比包装盒要长。包装正面封绘是涂装完毕的成品彩图,上面还有暴龙的英文名和宫胁修对该产品所做的“序”,大致说明了产品的定位。而在包装盒的背面则是对暴龙的简单介绍、套件的组装图解和注意事项,简单明了。


拆开包装后同样可以看到一张简易的使用事项,并能够看到该模型的各个分件了。由于前肢的分件比较小,为了防止分件丢失等情况,所以前肢是单独被密封在透明袋子中的。虽然说分件数量较多,但是因为都采取了“插销”设计,所以可以在不使用补土的情况下也能将模型稳固组装。除了左侧前肢接缝略微明显之外,其它地方的缝隙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虽然是一款2005年的作品,但是这个暴龙的造型在具备当时较为先进的复原理念的同时也明显杂糅了一些较为早期的复原的特点。例如前肢掌心的方向并未像现今复原一般的“掌心相对”,而是类似幽灵手;头部造型虽然整体采用了比较新的复原外观,但在刻画手法上则用了比较接近老式复原的风格,所以看起来又有种像上世纪特摄中出场的怪兽一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暴龙的后脚,采用了类似松村忍在八九十年代制作的一些暴龙的设计,脚趾间的角度明显要比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装架和标本要大,再加上脚上的鳞片刻画和略显僵直的小腿,使这只暴龙的后肢整体看起来更像一只走禽/陆禽(脚趾像鸡脚,小腿像鸵鸟),左边的小腿尤为明显,这样的设计使得这款暴龙在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许怪异甚至格格不入。
▲这款小gk的脚

▲松村忍其他款使用了类似走禽类脚趾理念的复原
个人认为,整个gk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莫过于其身体躯干和头部,在暴龙的头部和躯干采用了非常有层次而细腻的刻画。在gk的头颈部和躯干靠近大腿区域有非常自然的皮肤堆叠形成的褶皱刻画,不同区域的褶皱又因为拉伸和收缩强度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深浅疏密的手法刻画,使得躯干不同区域的皮肤分别对应着松弛和紧绷的质感。虽然后肢和尾巴的刻画看起来不过寥寥数笔,但也交代出了不同区域肌肉的拉扯和收缩关系(例如小腿肚子是紧绷的,大腿后部是相对放松、松弛的),只不过这看似简单的刻画就容易使人忽略这些区域并误以为这些地方的刻画比较敷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