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2017-06-12 22:49:00)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全世界年人均阅读量第一名是犹太人,64本、中国人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其中多数是教辅类书籍)、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这一数字比例,引起了我们教育者的关注。我们在思考,中国是一个文化之国,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为什么阅读量在全世界数末位置,我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阅读作为早期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趋势。我们的《指南》也明确的将阅读单独的提出来,强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在我们的实践中发现,我们的城里的家长已经对阅读有了重视,可是很多的农村家长还是认为阅读是上小学之后事情,80%的家庭中没有早期阅读的材料,他们对于阅读的理解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些汉语拼音较多的书籍,学知识;还有一大部分家长并不愿意给孩子买书,觉得就是浪费钱;当然还有很多家庭并没有阅读的意识,不知道给孩子们选择什么样的书籍,等等的现状都影响到了我们农村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在我们教师如何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我们的教师还存在一些困惑,教师在对执教阅读活动时,对于内容的选择和把握内容的价值突出性不强,我园在6年前就开始进行了绘本阅读的教学活动,我们就是希望引起我们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也希望对我们农村幼儿给予定的启发和价值。因此大力推进幼儿阅读在农村的实施,发挥阅读在幼儿阅读中的真正作用,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实践研究,获得一些对我们家长、孩子、老师有帮助价值信息,从而能促进我们农训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给他们一生的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课题的内容:.分析我园农村幼儿阅读现状,找出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通过家园合作,开展真实有效的阅读活动,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2.课题研究的对象:高陵区第二幼儿园幼儿大一班、中二班、小十班幼儿
3.课题研究目标:
(1)更好的了解《指南》中对各个年龄段幼儿阅读的要求,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各年龄段幼儿早期阅读的水平、需求与潜能。
(2)
通过多种途径,梳理有效、多元的早期阅读活动形式与内容,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3)分析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形成系统的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4)完成主题活动背景下的早期阅读课程的实施
(5)做好家园共育,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家园共同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
(6)创设条件让阅读融入幼儿生活,幼儿在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中,能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材料学习,结合幼儿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法: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情况进行调查总结,不断结合实际制定教育指导策略,对幼儿阅读习惯变化进行研究。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思考幼儿园大班幼儿的阅读现状,研究指导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策略,提高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水平。
(4)经验总结法:根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各种状况,分析激发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在研究过程中,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讨、总结,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准备阶段(2017年2月-2017年3月)
5.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自己的研究任务。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0月)
1.第一阶段
(1)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文章。
(2)制定自己班级的主题活动计划,找出和自己主题计划相符的阅读绘本,并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活动。
(4)组织学习优秀教师的观摩教学活动。
(5)开展经典绘本的多种教学活动,组织园内所有教师进行观摩。
(6)商讨“读书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书写反思,收集资料。
(7)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2.第二阶段 (2017年9月—2017年10月)
(1)继续学习有关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理论文章,调整课题计划。
(2)开展早期阅读的教学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和活动反思。
(3)每周进行图书交流互动,并做好记录。
(4)通过家园合作,继续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
(5)课题组成员举行绘本阅读公开课教学活动,做好反思。
(6)小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根据小结的情况纠正不足,突出重点继续研究
(7)搜集过程性研究资料,及时上传博客。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7年11月)
(1)课题组成员认真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形成文集。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照片、文章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四、课题阶段性成果
1.研究分析
在课题研究之前,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的探讨,确定我们的研究方向,通过《指南》以及有关专家的文章了解早期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寻找幼儿阅读习惯养成主要通过哪几个方面,并且在研究中通过探讨、实践、家长调查问卷、与家长交流、教师交流以及日常教学日常活动,我们发现:
(1)教师的认识
我们的教师对早期阅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阅读对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但是教
师在环境布置和激发幼儿阅读以及执教能力上还有所欠缺,他们对于孩子的阅读还停留在执教活动或着图书区放一些书籍让孩子们自由阅读,但是在如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上方法还是很少,对家长的帮助很少,环境的创设不够丰富,对《指南》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不强。
(2)家长的认识:
我们农村幼儿的家长对孩子阅读有了初步的意识,但是在如何选择图书,如何知道孩子
的阅读,如何养成上面还是令人堪忧,他们自己个人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所以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坚持行不够,有时候对于孩子们的不良表现显得有些着急。
因此我们分析农村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
(1)阅读兴趣较低
(2)阅读习惯较差
(3)阅读方法较缺
(4)阅读表达较弱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觉得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家长不够重视。因为是农村幼儿园,家长的文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在思想观念上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又不认识字,无法进行早期阅读。甚至有些家长认为阅读就是让孩子们通过看书阅读更多的字,还有家长对我们提出要求,希望我们在幼儿园加强孩子字的认识,希望幼儿园重视阅读;还有一些家长在陪孩子阅读时没有足够的耐心,即使有部分家长有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意识,由于自身限制,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
(2)教师的阅读意识不专业。教师都了解阅读对学龄前孩子们的重要,可是重要在哪些地方,具体的表现不够了解,他们没有系统的早期阅读的理念,对早期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缺乏科学而全面的早期阅读理论指导,在执教活动和教室环境创设不丰富,对孩子们阅读刺激小,早期阅读形式比较单一。
(3)幼儿主动、独立阅读能力较差。因为孩子年龄太小,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活动。
(1)
(2)
方,做好有效教学,从激发孩子阅读欲望为出发点,在活动中注重和孩子们的沟通交流,在互动中引导孩子们阅读,做到活动有效反思。
(3)
人素养。
(4)
讨措施。
(5)
家长及时交流阅读效果,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他们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6)
(7)
(8)
(9)
读的好习惯,发起22天阅读好习惯养成记录,每天家长将孩子们的阅读情况进行记录,并在智慧树上贴图。
(10)
习惯养成,使我们的孩子们走进班级、走进幼儿园就如同走进书的海洋。
3.后期设想
虽然我们小有成果,但是我们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对于理论方面的学习还有欠缺,我
们应撰写一些自己的一些阅读习惯培养的感悟;对于家长的阅读观念还正在改变中,希望我们能继续做好我们的整体设想,更加丰富的给幼儿呈现不同的阅读模式,来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家园互动,使我们的家长改变对阅读最初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