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2020-10-20 14:22:15)一、借助图片,复习导入。
1.同学们,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上节课认识的词语老朋友,你能准确又亲切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2.下面老师想和大家玩葫芦游戏:你能找来恰当的词语跟它们做朋友吗?
请给他们填上合适的词语。你们真是太棒了!
小结:美好的语言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把你对这棵葫芦喜爱的情感填入到句子中,读一读这段话。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二、探究原因,朗读感悟。
这么可爱的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了呢?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吧!请你把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请你来读第1句话。
大家看一下这两个句子: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1)比较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讨论。
(相同之处: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第1句所表达的语气比第2句更强烈一些,反映出他对蚜虫不屑一顾的态度。)
(2)练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读出他对蚜虫满不在乎的语气。
4.再看这一句: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什么叫“盯”?(睁大眼睛,一直看着一个地方,比“看”更进一步。)
他盯着小葫芦,在想什么?(有蚜虫,关小葫芦什么事啊!小葫芦,快点长吧!)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声音能读高吗?
请你读(声音还不够高),你来(读得好多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你来读一读。
一定要重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心情。
6.面对邻居的劝告,他是怎么想的?(感到很奇怪)
(1)“感、怪”都是生字,我们常常说“感觉”,是哪里感受到的?(心)“奇怪”呢,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心)所以“感、怪”都跟心有关,种葫芦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的意思就是:(是的)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3)请看这两个句子:
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相同之处: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第1句是反问句,它所表达的语气比第2句更强烈些。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出种葫芦的人感到奇怪的语气。
7.大家讨论:他想的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1)你来说,谁还有不同意见?
(2)大家各有各的想法,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个关于光合作用的视频,了解了解。
8.小结:看来,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关系的,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没有了叶子,小葫芦就不能生长了。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没想到叶子对葫芦有重要作用。没有蚜虫,叶子绿,葫芦就长得好;蚜虫多了,叶子黄了,葫芦就会落下来了。(教师相机板书:只要葫芦不管叶,叶枯果落无收获)
9.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是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
10.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发展语言。
1.假如让你来劝说那个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说服他呢?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