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舱口角隅的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2022-05-11 22:18:39)
标签:

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

有限元软件

强度分析

结构分析

编辑:杭州那泰科技    www.nataid.com

舱口角隅的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在建立舱口角隅的应力计算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时,必须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以保证能够正确预报舱口角隅处的应力。文中对舱口角隅结构的简化有(a)结构降维(b)将加强构件化为相当厚度处理(c)考虑对称性。为了讨论不同简化方法对舱口角隅结构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五种应力计算模型。当然,考虑到结构的对称性,所选模型均为横舱壁两端各加一档肋位的舱段结构的1/2模型。

计算模型1不计加强构件的平板组合模型将舱口角隅结构看作是由甲板平面以及纵横交错的横梁、舱壁、舱口围板等平板组成的结构。舷侧外板以及纵横舱壁上的加强筋不计。

计算模型2计及加强构件的相当厚度平板组合模型。将舱口角隅结构看作是由甲板平面以及纵横交错的横梁、舱壁、舱口围板等平板组成的结构。舷侧外板以及纵横舱壁上的加强筋按相当厚度加至与之相连的板厚上。

计算模型3计及加强构件的立体结构模型将舱口角隅结构看作是由甲板平面以及纵横交错的横梁、舱壁、舱口围板等平板组成的结构。横舷侧外板以及纵横舱壁上的加强筋也用板单元模拟。

   计算模型4舱口角隅的简易立体桁架模型采用二维有限元法,认为角隅结构的垂向构件只有刚度作用,因而可以用简易立体模型-桁架来代替垂向构件。桁架的有效面积为舱口纵围板、舱口端梁和舱口横围板的全部面积。在舷侧及纵舱壁处,桁架面积还应包括舷侧外板以及纵舱壁对甲板平面的刚度贡献垂向板材的有效高度假定等于舷侧甲板的宽度。

更多阅读:

舱口角隅的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