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杭州纳泰科技咨询
www.nataid.com

钢索的拉力通过钢索和钩身之间的接触面作用到钩身上。假设钢索拉力均匀作用在接触面上,那么钢索拉力是接触面上的一组均匀载荷,如图所示。当钢索处于最大载荷极限工况,利用ANSYS软件对钩身的强度分析计算,得到钩身的应力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观察到,钩身的应力主要分布在接触面到钩身内侧根部之间的区域,其中应力最大值为263MPa,在钩身内侧根部区域。焊缝位置向下至钩身底部外侧区域以及钩身中央区域应力很小,应力值为0.135MPa。
由此可知,在最大载荷极限工况下焊缝位置的应力很小,采用焊接工艺完全可以满足吊钩体的强度要求。当浮吊的工作在极限偏载工况下,利用ANSYS软件对一系列偏载极限工况下的钩身强度进行计算,得到各个极限偏载工况下的应力分布。ANSYS在偏载极限工况下计算得到的应力图,如图所示。其钩身单侧起重载荷分别是最大载荷的50%和75%。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在偏载极限工况下应力主要分布在钩身起重载荷较大的一侧,但是应力最大值却出现在在钩身起重载荷较小一侧的内侧根部区域;焊缝位置的应力很小,且随着起重载荷的减小而减小。对于所有偏载极限工况,其应力分布均满足上述规律,因此在偏载极限工况下,焊缝位置的应力远小于吊钩体的最大应力,采用焊接工艺能够满足吊钩体的强度要求。
通过吊钩体钩身的强度分析,可以确定钩身焊缝位置的应力要远小于吊钩体的极限强度要求,采用焊接工艺连接钩身和钩体完全能够满足吊钩体的强度要求。在此基础上,上海重型机械厂应用分段制造技术成功制造出了7500吨浮吊主钩的吊钩体,解决了大型吊钩国产化的技术难题。与吊钩体的整体锻造技术相比,分段制造技术使吊钩体的生产工艺大为简化,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经过实际使用验证,完全可以满足浮吊的使用要求。7500吨浮吊主钩吊钩体的制造和使用,进一步验证了分段制造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为下一步生产制造更大起重吨位吊钩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生产制造技术。
更多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