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彩溢价

(2021-01-28 08:33:46)

吴向宏:

这两天在培训(美国这边的)团队,谈到一个概念,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概念我没有看到任何正式的说法,个人把它称为“中彩溢价”。

怎么讲呢?就是大众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普遍有一种心态就是“愿意”高估自己投资成功的机率。注意这里有“愿意”两个字,也就是说,这些投资人并不是傻,并不是不懂概率,而是心甘情愿高估自己的成功几率。

也就是这个心态,驱动人们去买彩票。并不是说,买彩票的人是傻,是不懂自己中彩的概率低。而是他们主观感受和(自己拥有的)客观知识之间的背离。明知中大奖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但是去买彩票的时候,总是(自己愿意)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有可能就会中。

积极一点,可以把这种心态称为“希望”,称为“正能量”。消极一点,可以说大家都是心甘情愿在自己欺骗自己,自己麻醉自己。

我们这里不评判这种心态是好还是不好,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我们只需要确认,它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它在大众投资人中普遍存在,所以在金融市场上,大多数具有不确定性的投资机会,都会产生一个“中彩溢价”。也就是说,因为人们普遍高估此种机会的成功几率,人们普遍会付出超出它理性市场水平的价格来购买这些产品。

注意这里的大众投资人,和专业投资人,对待风险的方式是相反的。专业投资人往往是风险厌恶型,对于有风险的产品,要给出风险折价,只愿意付出更少的钱。而大众投资人,往往是风险喜好型,没有风险的产品他不爱。越有风险,他越是愿意高估其成功几率,从而越是给出更高的价格。

“中彩溢价"可以解释市场上为什么永远会有那么多“韭菜”,为什么像P 2P、比特币这类在专业投资人看来,明显是割韭菜的项目,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前仆后继冲进去(而且,如果你想拦住他,他还会跟你急。)

由于专业投资人的“风险折价”,加上大众投资人的“中彩溢价",导致同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的主观价差巨大。这个价差,就造成套利机会。此类套利,就可以统称为“割韭菜"。

这就是金融市场的客观存在,我们也并不可能去违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