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科普一点投资理财的常识,很简单,但十分有用。如果能把这个常识牢记心间,不敢说能帮大家赚钱,但一定可以帮大家避免很多坑。
这个常识是什么呢?叫投资理财的不可能三角。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
投资理财的目标当中,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三者往往不可兼得。
有金融常识的同学大概都会知道,凡是高收益资产,都要十分警惕其安全性。比如有人向你兜售一款理财产品,说很安全,保证兑付,年化收益20%,有常识的同学肯定会非常警惕的。正常来说,保证兑付的理财产品,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益。
预期收益率的提高,往往是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的。
从大类资产的收益分布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比如股票在牛市当中的收益要远超债券,但是很多时候牛市是一个事后来看的结果,你买进去那一瞬间是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继续牛的。因此你得承担更高的波动,也就是风险。但债券不一样,债券价格的波动非常小,只要你不加杠杆,本金损失的概率几乎为零,如果你买的是国债并且持有至到期的话。
然而,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一类资产却打破了收益性和安全性的矛盾,那就房子。在过去十年,投资房子,基本上可以保证收益较高且足够安全的平衡。也正是因为如此,房子才成为中国老百姓竞相追逐的投资对象。
然而,梦是美的,但总会醒来。涨潮时景色是壮观的,但潮水总会褪去。当满足房价不断上涨的先决条件不再存在之后,我们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收益和安全的平衡了,我们需要考虑一个更重要的指标:
流动性。
非专业投资人很少对这个指标有概念,或者在投资理财时也不会太多去考虑它。但它却是非常重要的,在特殊时期,流动性比收益性和安全性更重要。
什么是流动性呢?比较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个资产在短时间内以接近市场价值的价格变为现金的能力。
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时间,二是价格。时间不能太久,价格不能偏离市场价太多。
很显然,股票是流动性很好的资产,你可以随时按照市价买卖变现。然而私人股权,却是流动性很差的资产。
通常来说,流动性好的资产,会享受到流动性溢价。这就是为什么公司上市之前入股的价格要明显低于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股票价格,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包括了流动性溢价。
比如回到当下投资房子这个事情来说,即便房价会继续上涨,但大量城市推出的各种调控措施,包括最直接的限售,让投资房子的流动性几乎被完全打掉。这会极大地影响投资结果。当然,房子本身就是一个流动性很差的资产。
在涨价周期,房子的流动性相对较好。但是在横盘观望或者降价周期,房子的流动性就会变得非常糟糕。可能一套房子挂了半年也卖不出去。这对于那些加杠杆买房投资的人来说,无疑是个灾难。
回到不可能三角。
1)满足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
比如定期存款的收益更高,但是流动性就不如活期高,再比如前面提到的房子。
要牺牲流动性,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加杠杆或者杠杆很低,投资者完全能承担杠杆成本,不需要资产变现来应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个阶段,贷款买房投资很危险的原因,如果卖不出去,或者必须以较大折扣才能卖出去,那么这笔投资毫无疑问是非常不划算的。
2)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不能满足收益性。
最简单的例子是活期存款,国债,货币基金等。这些产品足够安全,也随时可以转化成现金,但是收益较低。
3)满足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资产,不能满足安全性。
最典型的是部分P2P,在没爆雷之前,流动性和收益性都比较好,因此吸引了大量老百姓资金的进入。然而,它并不能满足安全性,一旦出现危机,就是致命的,系统坍塌的风险。
因此,大家在投资理财时,选择一个投资产品,非常有必要把这个产品的按照上述三个方面来仔细审视一番,看看自己愿意放弃哪个目标。
具体到一只股票来说,虽然说是要兼顾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但是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收益高,不是风险大就是流动差。如果三个方面全部兼顾,那么一定是面面平庸。如果有人说自己选择的股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都挺好,不是欺骗,就是无知。无知不是说人家傻不聪明,而是说他对股票存在的问题并未发现,对投资隐患有认知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