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词点击】密集恐惧症

2023-11-23 12:58:57
标签: 杂谈

“密集恐惧症”并不是一个很有历史的词,它第一次出现是在2005年。

一个叫露易丝的爱尔兰网友,创造出了这个新单词。她将这个词定义为“会对一些打孔东西产生不自觉的恐惧”,而她之所以要创造这么一个词,是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

她会对莲蓬、蜂巢、奶酪甚至巧克力中的气泡都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当她看到这些“孔”时,就像有人在瞬间狠狠攥住了心脏一样,恐惧油然而生。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会有“恶心”这种感觉,其实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恶心”的感觉,能让人们避开一些病原体,而这些病原体通常出现在腐烂的食物、有毒的植物、一大滩呕吐物或者动物的死尸中。

而密集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危害?想想爬满动物皮肤表面的虱子、跳蚤甚至蜱虫,或许密集恐惧症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不自觉地想要躲避这些有害生物。

此外,如果不幸被病原体侵染,我们的皮肤也会因为感染而产生溃烂,那个画面也相当密集。

因此,对密集的恐惧,其实是对于自身的保护。当遭遇到潜在的危险时,在还没意识到时,身体已经本能劝说“快跑”了。

尽管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稍微看到密集一点儿的东西都难受的不行,有时也真的会让密恐患者们很痛苦。因此,每一个密集恐惧症患者当然都十分希望战胜它。

其实战胜密集恐惧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疗法:暴露疗法。就是反复地看密集的图片,直到麻木状态,这道“自我保护”的防火墙也就被攻破了。

不过暴露疗法的过程相当痛苦,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心理伤害,如果真想要靠暴露疗法来改变自己,记得一定要搭配一些放松练习。

当然,如果密恐并没有严重到影响生活,稍微恐一点儿又何妨呢。( 据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