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2022-12-19 11:05:27
标签: 杂谈

孝与感恩是中国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2012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来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

2012年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与旧“二十四孝”形成对比,显示时代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对“孝”文化的理解,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