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非洲人的衣食习俗

2023-02-16 11:38:25
标签: 杂谈

【服饰五彩缤纷】

非洲大陆,区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多姿多彩,保持着浓厚的地方色彩。

北非男子多爱穿一种用纯棉布制作的又宽又大的长袍,一直长到踝部,一般是白色或深蓝色。这种长袍白天当衣穿,夜间作被盖,实用价值高。

昔日北非妇女盛行蒙面,一块又宽又长的黑色面纱将头部盖得严严实实,外出行走时仅将黑纱拉开一条窄缝方便看路。

现在,由于现代生活的影响,年轻女性已渐渐抛弃戴黑纱的习俗,取而代之的是用丝绸料制作的花色头巾或彩色披肩。

西非地区天气炎热,人们的衣着较为简单。穆斯林男子总是穿一身白色棉布做的袍,面料又轻又薄,式样肥大。头上总是戴着一顶白色花帽,以表明自己的穆斯林身份,这种帽子上有人工绣制的花纹,工艺异常考究。

正式场合,男子一身西装,系着领带,皮鞋锃亮。现代青年男女,也喜欢一身牛仔裤、花格短衫的打扮。

在东部及南部非洲一些国家,当地妇女爱穿一种名叫“加乌尼”和“康加”的民族服装。

“加乌尼”是一种用丝绸或棉布制作的无褶长裙,穿着舒适,美观大方。“康加”是一种围在身上的花布,色彩缤纷,上面印有人物肖像或田园风光。

年轻的姑娘们身穿“加乌尼”长裙,头戴缠绕成卷筒式的纱巾,再围上“康加”,显得落落大方,风采迷人。

在非洲,因宗教或习俗的原因,服饰方面也存在一些戒律。如埃及青年女性若在公共场所穿无领无袖的衣衫,会被视为不文雅的举动。

【膳食特色浓厚】

非洲地区的居民虽然也食用大米、白面、蔬菜等,但当地百姓膳食具有自己的口味及地方烹调特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约有7亿多民众常年以木薯为主食。

木薯是一种适应性强的作物,一年四季可以收获,基本不用人工管理,从地里挖出来后,削去皮,切片或切块煮熟后拌以佐料食用,也可磨成粉制成各种食品。

从几内亚到喀麦隆的西非沿海地区,人们食用一种外形像香蕉但比香蕉大得多的名为芭蕉或食蕉的果实。

因其生食有腥味,不能当水果吃,当地人便将其晒干后碾成粉,拌上面粉制成面包或点心吃,或将其芯切成片后油炸吃,或干脆放在火上烤熟吃。

据说芭蕉含多种维生素,长期食用可预防皮肤病、夜盲症或血管硬化。

非洲穆斯林居民爱用烤全羊招待贵宾。将一只肥嫩的羊羔宰杀,剥皮,砍去头脚,掏空内脏,冲洗干净,涂上佐料,用火烘烤,待熟后放入大盘里,众人围坐撕食,边吃边谈,一片欢声笑语。

非洲居民在膳食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传统观念,例如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吃他们认为外形丑恶或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甚至虾、海参等,更不吃已经死去的动物。(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