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示范引领 |
《彩色的梦》是一首充满童真、稚趣的儿童诗,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首诗歌,尤其是对诗歌的第二三小节,不仅把它画了下来,还都背诵了下来。这首诗歌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就是仿写第二三节,所以就留了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仿写训练。
第二小节:(课文原文)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第三小节:
在葱郁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首先引导孩子们朗读这首诗,尽读透,是欣赏地读,审美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有交流,有讨论,读出这首诗为什么好。而且还要联系、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课本上的文与脑袋里的图要图文并茂。把自己扮演为一个诗人,还原当时的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草的绿,花的红,天的蓝。第二步,你能不能把这个颜色的词换掉,换成一个动词,让它又变成一首诗。相同的景物,用不同的感官去感觉。不局限于颜色,视觉,其他感受都用起来。这涉及到写作的本质,我们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写下来,让别人从文字中发现并懂得这个世界。第三步,要选定一个场景,或说设定一个大前提。设定场景、前提,能让学生有抓手,写作有指向。“我”所要讲到的几样东西都要囊括在这其中,而且,它们要能够连成一个整体。不要追求每一句诗很好,而要追求几句诗摆在一起整体效果很好。选定了场景之后,可以讨论下,在这之中有什么好写的景物。
诗歌的仿写是有难度的,仿写时候要重内容轻格式,先让孩子理解题意,说一说内容,然后把内容按一定的格式写下来。对于仿写能力偏弱的孩子,要多摘抄优美句子来背诵和仿写。仿写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必须不断练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