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2018-06-23 21:29:08)
分类: 工作简报(原创)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工作简报(第21期)

——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511日,有幸再次聆听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校长吴金瑜先生的讲座,他那浓浓的学者气息再次感染了我。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他这次讲座的题目是《 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特点and专业发展路径》。他从人类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导致教师角色的变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知识的特征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路径,极具指导性。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吴校长的报告使我们再次认识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的必要性,现代教师的角色要从批量流水线式的教书匠转变为菜单式的个性化导师,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服务。让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任务来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他再次用《黑辩》中的“闻、说、亲”三个字来强调教师专业知识的特征,他又用布兰尼的观点来强调教师的专业知识特征更多地体现在默会知识方面。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他引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力行”来说明要将默会知识显现化,就要研究。因此,教育实践研究是我们教师自觉成长与实现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他说:我们的话语系统是在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他为了解决我们的课堂不被教师的意识和优秀学生统治的问题,专门进行了一个课题研究:他用动态分组法,将孩子们分成三个专家组,同时有自然小组,让每个专家组就某个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纷纷回到自然小组中进行汇报,从而解决了课堂上学力水平低的孩子也有思考的空间。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会后,我还单独与吴校长就动态分组法进行了讨论。

周耀山名师工作室简报(第21期)——第二次聆听吴金瑜校长讲座有感

吴校长儒雅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教育的理念,严谨的逻辑思维,生动的具体案例,妙语联珠的口才,基于课堂的研究,都给与会者以深深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