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鉴赏的教学设计
(2017-10-13 08:08:38)分类: 教学设计(原创) |
小说阅读鉴赏的教学设计
班级 |
高三 |
授课人 |
|
二次 备课 |
考点 |
小说整体阅读 |
编写人 |
方 翔 |
|
考纲 |
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课 |
|
|
教学目标 |
1.
2.
3. |
|
||
导入 |
出示微型小说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生,死,生。
②惊醒,身边躺着自己的尸体。 ③他死了,
一定曾经活过。 ④一个面包走在街上, 它觉得自己很饿,
就把自己吃了。 刚才,我们一起阅读了“最”XX小说。虽然这些文本不能称作标准又完整的小说,但它们仍然具备了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这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小说,研究它的阅读方法。 |
|
||
重点知识讲解 |
一、高考小说文本的特点 1.微型小说 近年来高考小说命题材料常选用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的“小小说”(即“微型小说”)。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其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 2.高考小说的文本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它往往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从中折射出重大主题,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它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特定时间点的曲折命运、激烈的矛盾冲突,情节因之发展进程快,前后事件连接紧,常会突破思维定式来叙述事件的经过。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它主要靠精心布局,使小说的内容显得主次分明,短小的篇幅,构思新奇且严密,言在意外,留有品味的空间。 二、小说的基本要素 1.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
|
||
重点例题解析 |
三、方法探究 小说具有艺术作品间接、隐晦、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共性,考场上要快速、准确获取小说文本的信息,必须在阅读的出与入上提高效率。对于小说阅读,注重整体感知,抓文本特征是有效、直接的方法。这分为五步进行: (一)划分层次,理清情节 在小说的各要素中,情节是外显的,理清作品的脉络层次,由外而内是从易到难阅读小说的突破口。这个步骤完全可以在初读文本时随机完成。 (二)依据情节,把握形象 塑造人物是在小说的叙述和环境描写中完成的,把握人物形象要依据小说的情节来概括分析。
环境对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有着特殊的意义。理解环境描写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关系,明确其作用体现在哪里。 (四)提炼整合,概括主题 把握小说主题是读懂小说的主要标志,但其往往是隐含在小说三要素之中,需要联系小说的标题、题材、有意蕴的段落和反复出现的内容来综合归纳,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五)把握技巧,鉴赏艺术特色 小说中写作技巧是围绕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使用的,主要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实写与虚写,人物间的对比、映衬等。对艺术特色进行鉴赏,要把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综合分析,才能捕捉其审美效果。 以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小说《塾师老汪》为例,按照上述步骤对文本进行整体阅读: 第一步 划分层次,理清情节 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写了哪些事? 指导分析: (1~6)开端:塾师老汪讲不清楚道理,还动不动还跟学生急。 (7~9)发展:老汪来到老范家任塾师。 (10~19)再发展:老汪乱走的癖好以及老范对老汪的开导。 (20~31)高潮、结局:介绍老汪的老婆银瓶的性格爱好,以及老季与老范的对话。 第二步 依据情节,把握形象 1~6段表现出老汪怎样的特点? 老汪:书呆子气,自我辩解,自我宽慰;落魄。 7~9段老汪、老范表现出什么特点? 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源于自身的孤独心境。 老范: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便听,是个大方的人。 10~19段老汪、老范表现出什么特点? 老汪:有自己难于喻人的孤独原曲。 老范: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 20~31段老汪、老范表现出什么特点?写银瓶有什么作用? 老汪:内心的难以消解的孤独;发现老范正是可以倾诉的对象。 老范: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介绍老汪的老婆银瓶的性格爱好,侧面揭示老汪孤独的缘由。 第三步 分析环境,明确作用 本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包含在小说情节的叙述中,虽然文字不多,但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淳朴的乡村环境蕴育着淳朴的人情关系,有利于表现老汪、老范、老季、银瓶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老汪身边的人们文化知识素养有限,为表现老汪的“孤独”提供了合理的环境依据。 第四步 提炼整合,概括主题 通过对老汪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老汪内心难以消解的孤独感,让人们思考造成其内心憋闷的原因。 第五步 把握技巧,鉴赏艺术特色 1.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对话描写。 2.小说的语言描写具有什么特点? 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与文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与农村的风情实际相契合,读来亲切有味,印象深刻。 |
|
||
作业布置 |
|
|
||
小结 反思 |
“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提升阅读的效率。通过如上的五个步骤,对小说进行整体感知,带着问题与任务阅读,可以避免出现通读了小说的文本仍然对文章一无所知或模糊的碎片化印象的现象。尤其是梳理小说故事情节(还可运用拟小标题的方式),乃是阅读的关键步骤,抓实抓好了对理解文意与解答问题意义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