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2016-03-08 22:01:17)
分类: 教学设计(原创)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2016/03/08

教学课题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授课人

周耀山

二次

备课

授课班级

高一6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材料的揣摩,了解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通过对文中有关延伸性思考题的研讨,初步掌握方法的运用;通过课堂迁移训练和课外作业形成和巩固这些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自主学习检查内容和方法

一、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你能想到几个观点?

提示思考角度:

1、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3、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4、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5、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6、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7、从水的作用引申角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本课导入】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分三部分:论点、论据和论证。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议论文的论点非常关键。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作文,以立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句则为其裨将,字则为其兵卒,材料则为其器械,当使兵随将转。”

可见议论文的立论有多么的重要。

那么如何确定立论的角度呢?

看一幅图(人脸花瓶双关图),导入。

出示课件,提问: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图画?(这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花瓶或者是两个人的脸。)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PPT横看成岭侧成峰——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教学重点难点

二、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并掌握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

难点:形成相应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问题整理的。

组织学生讨论展示评价

三、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1、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练习。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仔细看看,也可以与同桌握握手,然后各小组讨论一下,并说说你根据手产生的观点看法。

下面请各小组同学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

让各小组之间也参与讨论。教师认真倾听,也可以适当作概括。

2、我们是从哪些角度来思考的呢?

最后一起总结出可以从“形状”“动作”“功用”和“俗语”等不同的角度立论。

3、那么如果不是像手这样具体的事物,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呢?

例如:滥竽充数的故事。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这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主要有三种形式:

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反向思维。

总结出对一个事物或材料思考主要角度有:  

①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②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③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④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4、那当我们找到多种立论角度之后,怎样选取最佳的角度呢?

找新颖的角度。

找深刻的角度。

找有针对性的角度。

找适合自己的角度。

(可以引导学生在教材列出的两种基础上补充另外两种)

 

 

 

 

 

 

 

 

 

 

 

板书:

 

 

 

 

 

 

 

 

 

 

 

 

 

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或精讲

四、教师重点难点点拨

总结出对一个事物或材料思考主要角度有:  

①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②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③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④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板书:

 

课堂练习检测设计

五、教学小结练习反馈

以“写作练习”中其它四个题为例进行讨论。

1、下面是流沙河的《理想》分析这几节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

理想的人生意义

理想的历史意义

理想的人格意义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几乎每句都可以自成论点。)

2、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一个路人将他救起,他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者离开了,并将他的话当作了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他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最佳角度: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就是说,仰望星空,纵使可能掉进坑里,但仰望者已有智慧的所得与希望;而只埋头俗事不知仰望星空求取真知的人,纵使躺在大地的坑中不会跌到,但他已是永远陷在坑中,不会有发展的智慧和希望。

3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请从不同角度阐述这句话

提示角度:

“言行必须一致”

“善言者务必善行”

“言必信者为贤”

“行先于言”

“善言不如善行”

“人以善行为贤”

“行大于言”

“贤者善行慎言”

“言传不如身教”

“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夸夸其谈者必败”

4、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教学

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