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2015-05-25 21:01:49)
标签:
育儿教育数学小学 |
分类: 优质教案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案
乐山市新建小学 金颖华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它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解决这类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1、画鸡和兔各一只,问;你们从这图中读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鸡(2条腿)、1兔(4条腿)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
2、师:如果我们把鸡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数量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揭题:鸡兔同笼问题
3、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请看
出示课件:师说笼子里的头数,生猜鸡兔的只数
游戏开始:1个头 (1只鸡或1只兔)真聪明
3个头(3只鸡或3只兔,1只鸡与2只兔,2只鸡与1只兔)
师:哇,一个笼子里3个头出现了多种请况,有什么好的方法把他们表达清楚吗/
生:记录下来(有序)3 0
有序思考是一个好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引出表格)
3还想试一试吗?继续
出示课件:根据笼子里头数猜脚的只数(并且说明理由)
1个头(2只脚或4只脚)理由?
3个头(6只脚或12只脚,8只脚,10只脚)理由
学生每回答一个就填入表格中(课前已经画好的表格)为新知做好铺垫
回头看表格:你们按顺序观察发现鸡兔的只数与脚的只数有什么变化?
从左看,鸡少1只、兔增加1只,笼子里脚的总只数就会增加2只
从右边看,鸡增加1只兔减少1只,笼子里脚的总只数就减少2只
4、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这样都没有难倒你们,看来老师还要提高难度,有信心完成吗?
请看:鸡兔同笼若干只,从上数8个头,下数26只脚,鸡兔各多少只?
(1) 学生自由读题,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补充吗?(隐藏条件,1只鸡2只假,1只兔4只脚)
(2) 怎样解决呢?还能像刚才一样列表吗?
(3) 列表法解决,你准备怎么解决呢?你的思路是什么?
生1:1个个的试,具体的说(8只鸡 0只兔一个一个的往下试)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就是一一例举
可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鸡兔只数呢?(当试到鸡兔脚的只数是26只时就是鸡兔各自的只数)想法很好,发现鸡兔总脚数26只时,判断依据是什么?(鸡的只数×2+兔的只数×4=26)板书
听明白了吗?谢谢你孩子,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谁还有不同的列表法?
生2:我用的是各取一半 ,根据脚的只数决定增加鸡还是兔的只数
真是个会想办法的聪明孩子,数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剧中举例(一半)列表法。
师:孩子们思考10秒钟,看看你喜欢哪一种?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列表法的表格
(4)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 学生成功展示汇报观察一一列举法,你们发现鸡兔的只数与脚的总只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吗?学生总结发现头只数与脚只数的变化规律
5、刚才孩子们用列表法成功解决了这道题,如果笼子里鸡兔的头数不是8个而是100个1000个,甚至更多,我们还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哦,那肯定有更好的方法解答,你知道吗?生说,假设全是鸡(孩子,看来你在外面学习奥数)不简单。请思考一会儿,把你的思路给同学们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假设全是鸡的图和算式,师板书并画上兔(其他学生也在练习本是画图与写算式)让该生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质疑老师也可以适当加入
8×2=16 (只)
26-16=10中各数代表的数量?10只又是什么意思?(全部看成是鸡,笼子来就多出了10只脚,多出的10只脚就是兔的)4-2表示什么呢?(鸡兔脚的相差数)
刚才假设全是鸡,还可以假设全是?(兔)
好,那就请假设全是兔写出解答方案
学生完成并且汇报
6、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与体会想给大家交流的
课件出示课后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