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娘家
(2023-11-10 15:48:59)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育儿 |
立冬11月10日了,天气还是很热,23-28度,还是短袖出场,中午需开空调、风扇,冬季衣服出场率真不高呀,一年也穿不了几次,以至于,每次回老家总是犹豫不定,要不要买厚衣服,在老家我们一家三口都留了羽绒服在家,免得来回带。
又是一年快到头了,日子一天天这样过,淡的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昨晚和梅聊了半天,大晚上的,她一个人在城市广场散步,在家看手机怕打扰儿子写作业,很少和老公一起外出散步,休息时间她老公喜欢运动、跑步、钓鱼,她通通看不上。
梅的老公当地人,她已经融入广东的饮食习惯,做饭、做菜、煲汤都是一把好手,以广东菜为主,偶尔做点面食,就是一点都不地道了,和家人同事沟通都是以当地话和广东话为主了,可以说是地道的广东人了。
我和她不同,在饮食习惯上,我们还是保持自己的风格,偶尔学学广东人煲汤,语言上和孩子说的还是家乡话,跟同事讲的是普通话,但一点也不防碍工作交流,遇到年龄大的保安、厨师后勤人员,我也能说一些当地话和白话。
当青春年少时,她的几个追求者家庭经济条件方面都不错,当然现在的老公也是。
虽然我和她一样生活在广东二十多年了,属性不一样,她属于远嫁,我属于外出打工。
她已经快十年没有回老家了,不是因为她不爱老家,而是她感觉老家没有她的位置了。两个弟弟都经历了结婚-离婚-再结婚,把能干的父母身心都累坏了,大弟弟在镇上买了房子,有3个孩子,长年在上海打工,孩子留给妈妈带,老婆是同村的,最小的孩子才几个月就离婚了,几个孩子老婆一个也不要,其实两夫妻也没有别的矛盾,就是每到过年,老婆的娘家总是借钱,旧的没有还,新的又要借,弟弟一生气说了不好听的话,老婆就生气了,在丈母娘的怂恿下,就离婚了,三个孩子都由奶奶一手带大,现在终于好了一点了,最小的孩子也上小学了。
小弟弟结婚对像也是同村的,两人结婚二三年没有小孩,检查又没有问题,但就这样离婚了,分别再找,北方人结婚彩礼多,父母为此又花了一大笔,梅的父母很能干的,在弟弟们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就早早预备了两套房子。小弟离婚后,前妻结婚生了孩子,小弟二婚后也生了一个孩子,二婚找的是已婚带着孩子的老婆,也是同村的,他们村真是大呀,几千口人。
两个弟弟的孩子都交给妈妈带,一共5个孩子,孩子们年纪还相差不多大,天天打打闹闹的,光照顾小孩子们的生活就晕头转向的,忙不过来了。现在两个大一些的孩子已经两个住校,还有三个小的在家,情况好一些了。
弟弟们让父母如此费心,每次电话回去,父母总是唠叨,当她提出想回家看看时,妈妈总是说别回来,还是等孩子大一点再回来吧,言语之间就是表达家里太忙,回去也没有时间照顾他们。三番几次,梅就不想回家了,再说回去家里农村的房子闲置太久没有人住也没有打扫,镇上的房子又不够住,干脆就不想回了。
其实梅挺孝顺的,过年过节,都往家里寄挺多钱的,知道父母不舍得花钱,直接给侄子侄女买零食寄回去。结婚这么久了,她的妈妈忙家中琐事一直还没有来过广东呢。倒是婆婆有心,想的周到,在她女儿四五岁时全家大小一起千里奔袭,回家看看,婆婆为家里每个人都准备了红包。
前几年她的爸爸来过,远在香港的婆婆还特别为她爸爸准备了红包,不要都不行的那种,她的婆婆在家是主心骨,什么事情都想的周到,当然也是最能挣钱的,一切为孩子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