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郑立芳家庭戏班
(2022-09-02 21:16:04)戏老板郑立芳系浦江人,建有一个家庭戏班子,周游浙江等地演出金华婺剧。1944年我们村包塘殿开光,由他的戏班子演出了四天四夜。原本日夜场的戏金为200斤大米,四天四夜需要800斤大米,而实际收取的是600斤大米,按当时的米价折钞票付给。为什么要优惠200斤大米的戏金呢,其中有一段需要说清楚的原因。
当年郑立芳家庭戏班子中有数位兄弟,其中就有一位叫郑福金的哥哥,是一位演艺超常的武小生。两手掌中各捏一只碗,两腋窝下、两肘、两腘窝各夹着一只碗,口中咬着一只碗,能在大鼓上连续翻三十六个筋斗。
接近花格之年,郑立芳身体欠佳,就将大女儿郑玉花婚配于我们村的杨玉祥,老婆也跟随大女儿留了下来。还有一位女儿郑汝花就送与我们村的张马根为女儿,后来跟养父姓张。而郑立芳自己则带着他人继续演出,最后身边只剩下一位最小的女儿,嫁给缙云遂昌人。郑立芳的父亲死后也安葬于我们村西南百余米处。正因为有如此不解之缘,也就成为理所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老板郑立芳自己的身体也蛮差,得了一场不重不轻的毛病,带病演戏。有人劝他到包塘殿的佛像前朝拜一下,许个愿,郑立芳就身穿大袍到各佛像前祭拜许愿,祈求保佑,果然如愿,成为减掉了200斤大米戏金的主要原因。
后一篇:游埠主水运埠头—裘家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