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溪西南地有三个姓项的村庄,即游埠镇的东山项村与永昌街道的水路项、上项村,总称竹溪项氏,都是同出一始祖贵一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后裔。
项羽——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之一。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芈姓,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军事家,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项羽于是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据2016年1月11日《衢州晚报》发表的一篇关于<</font>楚霸王有直系后裔?这村子上百人自称项羽后代>的学术报道,2016年1月3日,游埠镇的东山项村举行隆重的项羽雕塑揭幕暨祭祖仪式,来自衢州、金华等地的6个项氏族人聚居为主的村庄代表相聚一堂。其中龙游县模环乡白马村的项海金作为衢州代表来参加此次活动。他说,白马村有1400多口人,姓项的有100余人,是个大姓。当时为了查清项氏缘源,自己和其他地区的项氏族人专门去了项羽故里——江苏宿迁,并对比浙江的多本项氏宗谱,他们认为,自己就是项羽的直系后裔。
项海金是位退休教师,对项羽的历史颇有研究。他翻开《项氏宗谱》对记者说:“我是白马村辈分最高的项羽传人,是第75代传人。谱上有记载,祖上有多次迁移。元末为避方国珍聚众叛乱,先祖梓六公项连自遂昌迁至龙游一带。”
《项氏宗谱》记载:鼻祖自宋建隆从嘉兴徙居松阳大竹溪,派下又迁缙云龙泉等处。唯昌龄公迁居遂昌邑西项村头,为一世始祖,至十三世始分上、下二支。迁浙中西部项氏第一世为连公,字贵一,娶王氏,生子四,而龙游白马村项海金这一分支正是项连公后人。
项海金介绍说,项羽的祖父名叫项燕,项羽的父亲名叫项荣,叔父名叫项梁。项羽,又叫项籍,娶虞氏,隆是项羽的儿子,项姓娶袁氏,生子还、迪。项羽还有一个儿子。项羽兵败后,两个儿子后来都隐居在苏州一带,项隆后来又去了山阴也就是现在的绍兴继续隐居。
“族谱记载项连就是项隆的后人,也就是说我们都是项羽的后人。”项金海说。这一说法与《汝南项氏宗谱》(1948年)版不谋而合,谱文关于项羽生平简介,与《项羽本纪》全合。所称“夫人虞氏”,辞与班固《汉书·项籍传》一致,义同《项羽本纪》相谐。
项羽有无直系后裔,一直存在争议在学术界,对于项羽到底有没有儿孙始终存在争议。坚持认为项羽并没有留下自己的直系后裔者,他们的依据是《史记》中没有记载。他们认为,对于项羽这样的历史名人,结婚是件大事,史书中不可能没有记载。然而项羽有后,南宋著名理学家、儒学大师朱熹亦有同论。朱熹以经筵讲官提举浙东时,应好友项平甫之邀为撰《项氏重修宗谱》序,序中详细传述自周初而降项氏世系源流。项羽在历史上创造出的“破釜沉舟、勇战钜鹿、围秦救赵、杀秦王烧秦宫”等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成为屹立千年的英雄豪杰。
水路项和上项项姓起源于元朝至正八年(1348),为了避方国珍战乱由处州遂昌西项分衍而来,系项羽之后。永昌街道上项村有一座五神庙,地处下孟塘菊花山东头,离上项村北百米处,由上项等项姓为主的村民捐资重建,于2007年冬完工。据重建功德碑介绍:兰溪项氏竹溪行传,讳连,字贵一,行樟六公(1315—1374)由遂昌项村迁居兰溪二十八都三图游埠镇北隅太平乡之竹溪,另提为第一世,是迁兰溪始祖。公性和、易博古好礼,正家有法,严训其子孙。公元2007年春由其子孙后裔捐资,在五神庙旧址上重建五神庙,供子孙后代瞻仰奉拜,以传后人。所以,上项、水路项和东山项以及龙游县模环乡白马村都是项连的后裔。
又据2012年4月12日《金华日报》二版《霸王后裔聚居地展开美丽乡村新画卷》报道:据家谱记载,(婺城区塔石乡)上阳村的项氏于清代乾隆年间从兰溪东山项村迁至上阳村。当年,始祖项百恒行医采药来到这里,看到上阳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便在此成家立业。他共育有四子两女,小儿子发生意外早逝,其他三个儿子子孙后代历代兴旺,以经商发家。项兆呈老人自豪地说:“我们家就是祖先项百恒长子的后代,项氏第八代孙(文字辈)。村里有一座别具一格的项氏宗祠,专门供后人祭拜。”
项兆呈老人热心地领着我们来到项氏宗祠前。这座百年老屋大门上书有“先祖是皇,孝孙有庆”8个大字,写满后人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尊敬和爱戴。走进祠堂,每根立柱上分别刻有篆、隶等多种字体的楹联,祠堂上方挂着“有恒堂”的牌匾。项兆呈老人说:“文革期间祠堂所有牌匾都被拆下来焚烧,只有这块‘有恒堂’被保留了下来。”据了解,项氏宗祠共230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近年来村民多次自发集资进行修葺。
游埠镇的东山项村举行隆重的项羽雕塑揭幕暨祭祖仪式,来自衢州、金华等地的6个项氏族人聚居为主的村庄代表相聚一堂。兰溪市永昌街道双项村上项村项氏宗祠宝善堂于2016年农历十月竣工,于农历十一月初一起将连续演婺剧戏六天六夜,进行竣工庆典。6个项氏族人的聚居为主的村庄代表也相聚一堂,共同庆典,这与始祖项连贵一公的“正家有法,严训其子孙”分不开的。
作者 林马松
整理于2017年4月9日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