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5 苍南天井行之七 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2012-05-12 20:56:19)
标签:

天井

崇政乡

51都

北港

村乡建制

人民公社

生产大队

村社区

撤并

杂谈

分类: 知青、回忆和杂谈

其余参看 苍南天井行之一苍南的温州的“西藏” 等六篇 

    在看到天井的今世,不免要了解它的前身,这次天井回来已有几天了,今天有空到温州图书馆翻翻书找找天井的前世今生,虽然找到的相关资料不很多,但可以基本看到了近代天井村的建制的变革脉络。近代以来它的建制一直就是在翻来覆地来回折腾,尤其是解放以后撤了并、并了撤,一下归这一下又属那,都说春天天气像孩脸,我说天井建制变化和孩子相比有过之而不及。现把和天井相关的零散资料进行拼凑整理,这是一部复杂的变迁史,复杂到眼花缭乱的程度。

    从无数次变迁中最关键的或可以说最要命的一次是在59年9月的撤并,这次把天井世代一直归北港管辖一下归到了南港,这是一次越过分水岭的变迁,让世代讲温州话的村民一下子由讲闽南话的人来管辖,晕了。它给日后天井的逐渐落伍埋下了重重的伏笔。从地理上分水岭、流域区分天井是鳌江北支的发源地其水流向北港,理应属于北港片,从地理而来的语言、民俗都接近于水的流向,这是客观规律。从历史上一直就是归北港管辖。现在突然翻过分水岭到南港区,首先语言、民俗及地域文化都有很大差别,天井是瓯语系讲温州话,它与原来相关管理机构语言是相通的如吴垟、顺溪、山门等,归桥墩后进入闽南话区给交流带来许多不便,不管是办事、文化教育或其他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甚至是歧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到今天也已经证明了后来归属南港片是失败的,它极大影响了天井发展的步伐,也大大影响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然也有最短命的改制,就是84.6到85.2的撤区改镇到撤镇回区,短短的6个月就360度折腾了一次。

    从过去的平阳县五十一都崇政乡的天井垟到今天的苍南县桥墩镇天井村,这些都已经是历史的老帐了,算它也没什么用了,应该更加关注现状,向前看!

    不过看看天井的建制变迁也很有意思,是否会从中看到什么,就看你从那角度看了。现把变迁的流水帐收集如下(大部分来自平阳县志和苍南县志)。

    天井自明代到清乾隆年间均属平阳县崇政乡半百一(五十一)都。五十一都有26个村(包括天井阳、青街、苔湖、顺溪、五十丈、南莽、吴垟、戈场、晓坑等)属崇政乡,崇政乡辖45~51等7个都。北港镇辖20、41~51共12个都,包括了崇政乡。直到民国8年还是乡都建制,当时叫北港镇崇政乡五十一都天井阳村。

    民国17年实行街村制。民国18年改街为里,实行村里制。

    民国19年将村里改为乡镇,里改为市镇、村改为乡。叫北港镇天井乡。

    民国21年取消原地名改为数字编号。如北港为第5区。

    民国24年实行保甲制。民国28年实行新县制,县以下为乡镇,乡镇以下设保甲。

    民国29年时天井为乡,属水头区管辖。天井有8保、77甲。叫水头区天井乡。

    解放后,1949.9为县区乡制。沿用了旧的区划,平阳共分北港、南雁等7个区73乡,天井属南雁。

    1950.6 南雁又分为山门、睦源两个区,天井乡政府50.7建立,属睦源区。睦源区包括天井、莒溪、青街、西厅、腾垟、吴垟、睦源等18个乡)全县12区151个乡镇。(1952年北港又分水头、腾蛟2区,增加桥墩区,全县16区240乡镇)。叫睦源区天井乡。

    1956.3 撤区并乡。1956.10天井并入三门区吴垟乡。平阳有水头、山门、桥墩等8区3直属镇117乡。

    1958.10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撤区,11月建12个公社,59年增加钱库,总共为13公社。原乡成了生产大队。变成了山门公社吴垟大队天井生产队。   

    1959.9 原吴垟乡的天井并入桥墩人民公社莒溪大队。 1960.10桥墩公社辖桥墩、莒溪、大龙、观美等9个大队。

    1961.9 改为以区为公社单位为乡为单位,恢复13区。撤销桥墩人民公社,恢复桥墩区。

    1961.10 设立天井人民公社。

    1962.6 生产大队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这时已经成立了天井人民公社,生产队(行政村)改为生产队即天井生产队,为桥墩区天井人民公社。全县有130个公社。

    此后直到文革期间只不过是些名称的改变如革命委员会等的改变,根本隶属没有变动。

    1981.6 平阳分拆为平阳和苍南两县,桥墩归苍南。叫桥墩区天井公社。此后几年动荡较大。

    1981.10公社改为乡,叫桥墩区天井乡。

    1984.6撤区建镇,分设桥墩、莒溪两镇,天井、腾垟、碗窑、莒溪乡归莒溪镇管。叫莒溪镇天井乡。

    1985.2撤销刚建的两个镇又恢复了桥墩区。叫桥墩区天井乡。

    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村社区了,也不明白是村还是社区,我好像觉得社区是和原来城市中或现在城镇中的街道相对应的,怎么一下子跑到了山头了,也可能就是当今时髦的农村城市化的春风吹到了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但愿这能带来城市的春风,而不是城里的污染哦。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从一个小小的天井的建制的变迁也可看出,国民、国村、国乡怎么能够经得起这般折腾。其实这不光是当今的特点,其实是中国历代执政者的遗风。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截图自浙江古旧地图集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相邻的是处州府,文成、泰顺的部分归泰顺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文中说,温州三大流的鳌江由南北两源合一,北源和南源分别为北港和南港,也就是现在的北港水头(水头)和南港水头(观美)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箭头处为天井,图中黄杨山不知现为何处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银坑山在坳下附近,银坑岭可能就是现在的银场坑,天井的银洞坑,戈场原来称光场,这里看到了水桶坳的地名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五十一都,明、清一直就这样,雁荡为南雁荡山,分水关于福建交界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这图看出当时天井的地位,和周边的顺溪、羊皮街(莒溪)、山门同一级别,水头是高一级了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这是古道图,天井与外界交往主要有两条,通过北往山杨(桂山)西南往上塘(横坑),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这图更清晰表明天井和南港一带的密切关系,因为是顺水顺流。历代与现在被管辖的南港一带并没太联系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上面老地图来自2011年1月出版的浙江古旧地图集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这些地图来自新浙江分县地图,这是四县交界概况,苍南地图截图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苍南地图截图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平阳地图截图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文成地图截图
2012.5 <wbr>苍南天井行之七 <wbr>回看乡村建制的折腾、再折腾的经过
泰顺地图截图

    这次天井行虽只是短短的三天,但给我带来的是远远不止三天的思索。天井有太多的故事,天井有太多的地方等待大家去了解去解读。如银洞的探秘、老山寨和龙船湖的传说、四县交界的坐标处、还有传说很深很深的蝙蝠洞等等。这些都是我今后再走天井的理由和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