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樟溪》2022年春夏卷:明天的这个时候

(2023-02-09 13:36:35)
标签:

张珠容

大樟溪

明天

母亲

亲情

分类: 原创·喜讯
明天的这个时候
作者:张珠容
《大樟溪》2022年春夏卷
  “明天的这个时候,你们就会到村部了。我和你爸到时会站在村部第一家便利店门口等着你们。要是行李多,你们就先别下车,我们上车去帮忙提。”回家前一天的傍晚,母亲打电话来这样对我说,语气里满是欣喜。
  其实每次回家前,母亲都会打来类似的“倒计时电话”,而且不止一个。“明天的这个时候,你要从家里出发了吧?动车会准点吗?”“明天的这个时候,你和孩子是不是会到县城的车站?”“明天的这个时候,估计你要购买回咱家的车票了。记得买票前给先两个孩子贴一下晕车贴,这边山路十八弯的,孩子坐车怕是得难受好一阵子。”
  到了晚间,母亲又打来电话:“明天的这个时候,你可以躺在院子的空地上看星星喽!前段时间你爸钉了一条矮矮的、宽宽的大板椅,说是专门给你用的。”我一听,心底顿时涌起一阵幸福感。从小到大,每到夏天,我最爱做的事情便是晚饭后拿一条长椅放到院子里,而后静静躺在上面,或是看星星,或是听虫鸣。母亲老怕我摔着,经常给这条长椅“加料”,要么在肩部左右各加一张高度相当的短椅,便于肩部和手肘靠在上面,要么在长椅末尾加一张稍矮的椅子,便于放脚,以保持平衡。这回,她终于可以省省心,安心地看我躺在大板椅上了。
  第二天傍晚,“倒计时”变成了“正计时”,我们准时抵达村部。父亲接过我手里的行李走前面,母亲则一手一个牵走她的两个小外孙,走在中间。我两手空空走在再熟悉不过的路上,感到惬意无比。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我和母亲形影不离。她带着我拔花生、摘花生、煮花生、晒花生,还在我的协助下陆续制作了许多美食,如一版手工豆腐,一锅锅边,一笼糯米饭,一大盆滑肉汤,等等。每到晚间,她坐着,我躺着,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尽情地聊天。母亲是个记性极好、口才极好的人,我和哥姐小时候的种种,她都记得一清二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个孩子发生了点什么事儿,她都能条理清晰地描述出来,仿佛那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时间一天天溜走,我也该返回自己的小家了。临行前一天清晨,我很早就起床了。母亲早就做好饭菜放在桌上,等着我随时起来吃。她见我下楼来,第一句话就是“倒计时”:“明天的这个时候,村部的班车要出发了。每年就回来这么几天,很多好吃的都来不及给你做……”我鼻子有点酸酸的,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到了中午,母亲又开始“倒计时”,一点点念叨开:“明天的这个时候,你和孩子估计会到家了。到家之后别急着洗洗刷刷,还是做饭吃饭要紧。等吃完了饭,好好洗个澡去睡一觉,起来之后再搞卫生也不迟。”每次回自己家,我都习惯性把家里上下打扫一遍再去休息,母亲是怕我累着了,才这样反复交待。
  晚间,母亲没再说“明天的这个时候”,而是默默地给我装东装西——李片三包,李干两包,生花生一小袋,熟花生一大袋,山茶油一桶。她甚至给我弄了一个很大的糯米饭团,说是“带饭”,让我路上时不时吃一点垫肚子。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明天的这个时候,我们虽然没法谈笑风生,院子也将变得冷冷清清,但真挚的母女亲情会将天各一方的我们紧紧牵在一起。
  我有时想,“明天的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常挂在母亲嘴边的一句话。不过,同样的一句话,蕴含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儿女每次回家前,母亲嘴里的“明天的这个时候”是一种期盼;儿女要返程了,母亲嘴里的“明天的这个时候”便是一种不舍。如果只用一个字概括“明天的这个时候”,那一定是“爱”无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