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便计算解题技巧

(2011-10-04 15:05:45)
标签:

奥数入门

分类: 教育教学

    简便计算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等等,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通过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就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简便计算方法,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方法很多。要达到计算简便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而且要掌握一些特殊数据的变化规律,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并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好多学生对简便计算的态度是这样的:题目要求简便计算时,知道该怎么办,没有要求时就会把它抛之脑后,没有养成速算、巧算的习惯。

    举个例子:计算圆柱的体积时,遇到这样的计算,3.14.×1.252×64,很多学生都会这样算: 先算1.25×1.25=1.5625,再算3.14×1.5625=4.90625,最后算4.90625×64=314,这样算费力又容易出错,但如果我们在计算时有这样一种念头,能不能简便计算?然后通过观察思考,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3.14×(1.25×8)×(1.25×8)=3.14×10×10=314

    看,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再比如:计算855÷45。见到这个题就应该想到:900÷45=20,而855比900少45,那么855÷45的商应比900÷45的商小1,应是19。   

    可见能速算、巧算是一个学生综合运用计算知识、计算能力强的突出表现。不是我们的学生不知道凑整法,也不是不知道900÷45=20,而是没想到这时候也会用简便方法,问题出在哪儿?在思考当中少了简便的这种思维,没有养成简便计算的习惯。其次,高质量的练习少缺乏见多识广,熟能生巧。所以说简便计算,与其说是一类数学题型,不如说是一种数学思维。只要有计算,就应该首先想到这一思维。

    整合小学阶段的简便方法,思路主要有以下3种:

    1、凑整(目标:整十、整百、整千...)
    2、分拆(分拆后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3、组合(合理分组再组合)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的思路分析和解答,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简便计算技巧的掌握。

    例1:9.996+29.98+169.9+3999.5

    思路引导:算式中的加法看来无法用数学课中学过的简算方法计算,但是,这几个数每个数只要增加一点,就成为某个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把这几个数“凑整”以后,就容易计算了。当然要记住,“凑整”时增加了多少要减回去。

        9.996+29.98+169.9+3999.5

      =10+30+170+4000-(0.004+0.02+0.1+0.5)

      =4210-0.624

      =4209.376

   

    例2:9.9×9.9+1.99

    思路引导:算式中的9.9×9.9两个因数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即这个乘法可变为99×0.99;1.99可以分成0.99+1的和,这样变化以后,计算比较简便。

         9.9×9.9+1.99

       =99×0.99+0.99+1

       =(99+1)×0.99+1

       =100

 

    例3:2.437×36.54+243.7×0.6346

    思路引导:虽然算式中的两个乘法计算没有相同的因数,但前一个乘法的2.437和后一个乘法的243.7两个数的数字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法的两个因数的小数点按相反方向移动同样多位,使这两个数变成相同的,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

         2.437×36.54+243.7×0.6346

        =2.437×36.54+2.437×63.46

        =2.437×(36.54+63.46)

        =243.7

 

    例4:54+99×99+45

  思路引导:此题表面上看没有巧妙的算法,但如果把45和54先结合可得99,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

       54+99×99+45

     =(54+45)+99×99

     =99+99×99

     =99×(1+99)

     =99×100

     =9900.

 

    例5:444×25 

    思路引导:25是个特殊数,它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因此25与一个数相乘时,就要想办法从这个数中分离出4。

    方法一:444×25

         =(400+40+4)×25

         =400×25+40×25+4×25

         =10000+1000+100

         =11100

   

    方法二:444×25

         =(111×4)×25

         =111×(4×25)

         =111×100

         =11100

    

    思路引导:根据积的变化规律速算,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方法三:444×25

         =(444÷4)×(25×4)

         =111×100

         =11100

    

    例6:375×480+6250×48

    思路引导:观察题目的特点发现:“乘、加,乘”的形式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符号特征,另外480比48末尾多了一个0,如果去掉6250末尾的0就与375凑成1000。

         375×480+6250×48

       =375×480+625×480

       =(375+625)×480

       =1000×480

       =480000

 

    例7:9999×2222+3333×3334

  思路引导: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

       9999×2222+3333×3334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3×3334

     =3333×(6666+3334)

       =3333×10000

     =33330000

 

    例8:8.1+8.2+8.3+7.9+7.8+7.7

    思路引导:许多数相加,如果这些数都接近某一个数,可以把这个数确定为一个基准数,将其他的数与这个数比较,在基准数的倍数上加上多余的部分,减去不足的,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题中6个加数都在8的附近,可用8作为基准数,先求出6个8的和,再加上比8大的数中少加的那部分,减去比8小的数中多加的那部分。

         8×6+0.1+0.2+0.3-0.1-0.2-0.3

       =48+0

       =48

    

    例9:1966+1976+1986+1996+2006

思路引导:这道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把五个数直接相加,虽然可以求出正确答案,但因数字大,计算起来容易出错。

如果仔细观察这五个数可发现,第一个数是1966,第二个数比它大10,第三个数比它大20,第四个数比它大30,第五个数比它大40。因此,这道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1966+1976+1986+1996+2006

    =1966×5+10×(1+2+3+4)

    =9830+100

    =9930

 

 

    例10:1234+2341+3412+4123

    思路引导:注意到题中共有4个四位数,每个四位数中都包含有1、2、3、4这几个数字,而且它们都分别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出现了一次,根据位值计数的原则,可作如下解答:

    方法一:1234+2341+3412+4123

          =1×1111+2×1111+3×1111+4×1111

          =(1+2+3+4)×1111

          =10×1111

          =11110

   

    方法二:1234+2341+3412+4123

    思路引导:经观察,个位上1、2、3、4各出现一次,十位上也是,百位、千位也是,分数位相加更简单。

    千位:1+2+3+4=10 ,即10个千,就是10000

    百位:1+2+3+4=10 ,即10个百,就是1000

    十位:1+2+3+4=10 ,即10个十,就是100

    个位:1+2+3+4=10 ,即10个一,就是10

            1234 + 3142 + 4321 + 2413

           =10000+1000+100+10

           =11110

 

    例11:1-2+3-4+5-6+…-2004+2005。

    思路引导:观察算式特点:题中一共有2005个数字,去掉第一个数字1,后面是2004个连续自然数加减交错进行。相邻两步计算,如“-2+3”、“ -4+5”等等,就相当于加1。根据题中相邻两步计算的结果,可以使用结合律解题。

    解法一:1-2+3-4+5-6+…-2004+2005

           =1+(3-2)+(5-4)+(7-6)…+(2005-2004)

           =1+1×(2004÷2)

           =1+1002

           =1003

 

   思路引导:题中一共有2005个连续自然数,加减运算交错进行。可以先带符号移动,把题目转化为下面第一步计算后的形式,再使用结合律解题。

   解法二:1-2+3-4+5-6+…-2004+2005

         =2005-2004+2003-2002+2001-2000+…-2+1

         =(2005-2004)+(2003-2002)+(2001-2000)+…+(3-2)+1

         =1×(2004÷2)+1

         =1002+1

         =1003

    简便计算是训练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个重点。在运算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仔细观察题目中符号和数的特点,巧妙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就会变得迅速,准确,其乐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