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要吃个“吴”
天有点冷冷,今晌午哦要吃个"吴",小时候俺总是嘟着小嘴说,哦要吃个”吴“。刚能拖动抢鱼网子的童年,一到天很热的时候,哦那小脑瓜里,总冒出去村东头泥水坑里逮“吴”。因为俺弟弟还小,家里顾不上俺,大约6,7岁的光景,俺常住在姥娘家逮“吴”,这“吴”不让逮,只能让俺整的浑身泥不溜秋的,大人们总是嘟囔抱怨着,给俺洗干净,俺觉得了温暖,很有面子挺知足的。其他时间就在姥娘家的大门口外滚咕噜,打宝,玩泥巴,过年打灯笼等等,无忧无虑的玩得不亦乐乎,自己也成了胡同和街上的一道风景,虽然总是不吭气也不惹事,还是很乖的,又常常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就成了那些姥娘们逗乐子的重点人物,很上镜也很聚焦。上小学之前,逮“吴”是哦常有的念想!
因父亲在百里之外工作,交通不便,不能常回老家。长大了一些,催促俺上学的事,就交给了姐姐和哥哥,他们就常在俺耳边吹风,催俺上学。小脑瓜里对上学总是有抑制的情绪,这怎么能成,俺还没玩够呢,这不是愣逼着俺去受管教吗,偏不去,你们拿俺也没办法,从小倔的像一块石头!第一年就没去成。第二年,大约秋季,他们早有预谋,就想出了“哄”的办法,由我哥出面协调,俺哥从小就心眼多,总是出手大方,很会哄人!有一天午后,我爬上家里的鸡窝,在顶上坐着,不一会俺哥来了,笑嘻嘻的对我说:你去上学吧,回答是:"不去",他说:我给你买糖吃,那我就不吱声了,但俺也没说去还是不去,看看你还有什么新花样。他看出我有些活动的意思,就马上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到了鸡窝旁边,全部拿出来给我看了一下,说:一共12块,全给了我,其实这时俺也不识数,但知道花花绿绿的真不少,哦很满意,就答应他去上学。这糖果其实真正到手的只有5块!真没想到的是俺哥对我说:你给我两块行吗?我就给了他,稍等了一会,他又对我说:你再给我两块吧,我送人,我就又给他了,他还是不走,我吃到嘴里了一块后,他见我心情正好着呢,就又对我说:你再给我几块我就出去玩了。反正我手里感觉很多,就又多给他几块,估计大半给他了,哦觉得俺从小骨子里很大方,步入老年的我依然保持着这光荣传统!我一拖再拖的上学,是俺快九岁时的事情了,但大人们都说,他生日小去两岁,所以俺比同龄孩子上学大了几乎近两岁!。俺读书识字是比同学要多,学习顶尖的好,得益于比同时期入学的岁数大了点,人们也纷纷传告,给俺大人说:这孩子是个神童、天才!还有当时的老高中{高材生},来看望外地回来的父亲,给他说:你这小孩是个“清华的苗子”,并在俺作业本上题上了“温故而知新”,当时的哦也不知道这是啥意思,老是琢磨,也不喜欢问人,不得其解。这曾给俺在作业本上题词的人,在改革开放后,人家的特长是能写会画,便带领儿子搞起了装修,发了不小的财!
再长大了一些,俺学会了织抢鱼网子,是在自习时,只要老师不在现场就织起来,从没有敢举报俺的,因为俺学习好,年龄又大些,俨然是个“孩子王”。老师在课堂上,还总是一如既往的常常表扬俺,给俺养成了骄傲自负的坏习惯,这就坏了事了,后来上了初中,基础没打好,俺的学习就跟不上趟了,家里又养的家禽牲畜多,加上从小体弱多病,不能上学常请假的,后来便”《伤仲永》了!但放学后,总是想去寻找那些水洼洼,那里肯定有“吴“,这时已把这个”吴"改成了鱼,则来自于识字的原因,是看图说话帮了俺的大忙。但是,有一天中午了,在篮球场的南边水坑里,发现了三条鱼,哦不能让人看见,就回家悄悄拿抢鱼网子来,呼的一下抢上了两条,很是高兴!看到的不是有三条吗?!水已经浑了看不到了只好放弃,然后收起两条鱼,就屁颠屁颠的,兴高采烈的奔家去了。路上一直在寻思,三条两条,三条变两条,不行先回家放下这两条,哦还得空手去观察一下。去了一看水清了,那条涟子鱼就在那里游来游去的,不行还得回家拿抢鱼网子去,不长时间又返回来,向水坑一看,咋又没了。我曾发现过吴徐州经过这里,这金光灿灿的'吴"是不是被他捞走了?!
这操心事久久不忘,放在心里那么三四天,挖野菜回来经过那地时,到那里一看,水坑里那条涟子鱼不是在那里游来游去的吗,这就怪了。又赶紧跑回家去拿抢鱼网子,等不长时间回来时,怎么那鱼又不见了,这可能是条神鱼?!细思极恐,不敢再去了,至今很纳闷,仍然是个谜!——啪,哐当,哎吆,挨了一巴掌,叫你抢吃,嘴张的那麽大,都让你吃了,还是嘴小了好,嘴大了也不够吃的啊——进入梦幻场景!这”吴“是小了点,整包酸白菜加上呀,不就多了吗!挂在房梁上看着吃,也总比没有强吧,四十年代有些识字的,那里有一篇课文叫【看腌鱼下饭】。这鱼是啥味道的好吃,咸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