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出门三件事
(2010-01-12 18:38:37)
标签:
生活出门手机钱包钥匙杂谈 |
分类: 随想杂说 |
出门三件事,手机、钱包和钥匙。
一般情况下,上班离家或者外出应酬,这三样物件是必不可少的。就其重要性来说,也很难分出伯仲。
下面以次说来。
手机当然是须臾不可离了。不独现在每天来来去去都要打很多电话,而且已经多年不戴手表,离开了手机,不但不知道今几明几,即使当下几点几分,也会完全搞不清楚,是不是很不方便?
记得手机普及之前,没有它也不觉咋地,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没觉得那时就不如现在幸福。很多人,也包括自己,在购买手机之前,使用过一段BP机,还是数字的。那个玩意儿只能收对方的电话号码或数字,除非经常联系的人事先约定:“1”代表“接孩子”,“2”代表“老地方见”……一般收到后往往还得找个固定电话回话。
当时有这个BP机,已觉方便之极,除非进入无信号区域,一般情况朋友都可以找到自己。也曾有人不怀好意地把这它说成“牵狗绳”,虽然难听,却非常形象。后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就被手机代替了。从其存活时间之短暂,就可想象到科技尤其是通讯发展之迅速了。
钱包,顾名思义,自然是装钱的。钱在现在生活中自然离不开,所以钱包就得随时装在身上。当然也可能一个星期包里的钞票分文不动,但也有时连续几天都花出去几张“老人头”,使其中钞票的厚度明显下降。等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得跑一趟银行,再往里面充实一些。虽然说银行卡很方便,但还是比不上现钞不是?
钱包除了放钱,还有其它功用。就俺自己来说,身份证也经常放在其中带在身边;除了上面提到的银行卡,还有机关食堂的饭卡、医保卡,另外还有一块备用的手机电池。如果到某处交了费或买了什么东西,发票也往里面一夹。钱包的功用不可谓不大也!
钥匙当然更离不开了,没有它就不能回家,不能开办公室的门,有车的就不能开车门,不能启动车辆。
而且俺发现,每个人手头都有大小不同的一串钥匙。自己尽量精兵简政,但手头这串也有六七把,装在裤兜里,走起路来,呼啷呼啷直响。再看老婆那串,能把人吓着,她因为做财务工作,可能每个地方都需要加琐,所以钥匙加起来足有半斤重。儿子现在住校,一般不让他带钥匙,回家时提前打电话,拿俺的或他妈的,因为之前家里防盗门、车库及家门的钥匙他已经给弄丢三套了。
一般情况出门,这三样东西都会带上,缺少了一样都会觉得极不方便。但也有时,因为慌张,偶而少带一样或两样。
有一次在门口的会堂开会,出门时拿了手机、日记本和自动笔,等把门一关,才感觉坏了,钱包跟钥匙都没有带,只好给老婆打电话。可能手机、日记本和笔恰好是三样东西,从心理上让后两者代替了钱包和钥匙。
还有一次,到上班出门时间了,老婆就催促自己,慌忙之中,只带了钱包和钥匙,而手机当晚就放在床头旁边。结果走了一半多路程,看到同行的朋友打电话,一摸口袋,发现没带手机,返回是不可能了,只好到单位后让司机拉着回家去取。忙中出错,看来一点不假!
说一了大堆,突然想到一个笑话, 就用它来结束吧。
有一个懵懵懂懂的公差,要把一个犯了罪的和尚从甲地解往乙地。在出发前,县令大人就吩咐他,每天早晚都要把物品仔细清点一番,和尚、枷锁和雨伞三样东西一样不能少,另外还要摸一下自己的头,千万不要把自己丢了。
一天傍晚,公差押着和尚到了一家小店,就在那里吃饭。和尚趁把公差灌得烂醉如泥,给他剃了光头,并把枷锁套在他头上,雨伞也放在他身边,然后逃之夭夭了。
第二天,公差睡来,开始清点东西,一看身边的枷锁,还在;再找雨伞,也在身边;再一摸自己在头,光的:和尚也在。但总觉得还少一样东西,他就想呀想,想了半天,恍然大悟:自己不知道哪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