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是否出自诸葛亮之手,学术界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标签:
诸葛亮《后师表》《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 |
分类: 文史知识 |
学术界历来有人认为《后师表》乃伪作,非诸葛亮之手笔。原因大致有:其一,前《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而后《出师表》仅见于裴松之注引吴人张俨所著《默记》,《三国志》和《诸葛武侯文集》中都未收录。其二,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的情绪反差太大,前者低沉,后者高昂,前后判若两人。
于是有人甚至推测这篇表章实际是诸葛亮的侄子、东吴诸葛恪所作。但若仔细分析,其实上述理由并不能作为后《出师表》一定就是后人伪作的根据。
首先,司马光《资治通鉴》全文收录了此文,《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其鉴别选择、考证伪劣很是细致;后来胡三省注《通鉴》,其校勘、考证、辨误,前后垂三十年之久,对后《出师表》仍然是认同的。而陈寿《三国志》不收后《出师表》可能也有难言之隐,因为后《出师表》开篇即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称曹魏为“贼”,全文以正统自居,讨贼自任,如若《三国志》收录此文,则与该书宣扬的曹魏正统说相悖,可能遭致时忌,“为尊者讳”,只能付之阙如了。